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黃啟東簡介

    黃啟東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新編23師師參謀長)
    更新時間:2019-09-03 19:58

    黃啟東(1891—1938),字霞鶴,號禮常,1891年2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xiāng)。國民革命軍陸軍第新編23師師參謀長。1938年5月15日,黃啟東率部與日寇展開血戰(zhàn)。他說道: 何以對國家?何以對民族?寧作戰(zhàn)死鬼,不作亡國奴!”最終壯烈殉國,時年47歲。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黃啟東

    別名:字霞鶴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xiāng)

    出生日期:1891年

    逝世日期:1938年

    職業(yè):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7軍23師參謀長

    畢業(yè)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

    信仰: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2

    自幼聰明好學(xué),14歲考入長沙陸軍小學(xué)堂,繼人武昌陸軍中學(xué)堂、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第一期騎兵科學(xué)習(xí)。畢業(yè)后入川I軍供職,歷任四川新軍巡閱官、參謀官、江西吉安縣長。

    1924年,任湘軍賀貴嚴師教導(dǎo)隊教育長。

    1927年,任中央軍事政治學(xué)校第三分校上校大隊長。

    1928年,應(yīng)邀任獨立第二旅參謀長。

    1930年,升任少將旅長。不久,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三師,晉升為少將參謀長。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與師長李必蕃將軍率部由臨潼出師抗日。

    9月,開赴德州,參加滄州會戰(zhàn),協(xié)助師長指揮部隊,阻擊日軍沿津浦路南進,一度將數(shù)倍于我之敵擊潰。

    1938年5月,日軍大舉進犯魯西南,二十三師奉命在菏澤、鄆城一帶駐守。

    5月13日,日軍進攻菏澤,黃啟東協(xié)助師長李必蕃率余部頑強抵抗.多次擊退敵人進攻。

    1938年5月14日,李必蕃、黃啟東率部突圍。黃啟東不幸中彈,壯烈殉國。時年48歲。

    主要事跡

    3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全面打響。黃啟東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第二十三師少將參謀長,駐守陜西臨潼。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他毅然與師長李必蕃主動請纓,愿為國效命于抗日沙場。幸得肯允后,奉命率部開赴津浦路北段的重鎮(zhèn)德州。經(jīng)過幾千里的艱苦行軍,部隊于9月進駐德縣(州),參加滄縣(州)會戰(zhàn)。

    當時,日寇在華北已經(jīng)攻占了平津地區(qū)。在南方則集中兵力進攻上海。日軍大本營為了實現(xiàn)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陰謀.調(diào)集北平、天津的兵力沿津浦路大舉南下,準備襲取滄縣、德州,進窺山東、河南,最終消滅中國軍隊主力,打通津浦線。中國軍隊沿津浦線節(jié)節(jié)抵抗,并決定在滄縣、德州組織會戰(zhàn),阻止日軍南下。

    9月中旬,日軍向滄縣一帶進攻,我守軍艱苦作戰(zhàn),與敵相持十幾日,并在滄縣重創(chuàng)日軍,但終因敵情不明、后援不濟而全線后退。滄縣失守后,德縣便成為日軍進攻的首要目標.

    1937年10月3日,日軍第十師團開始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紀念

    4

    黃啟東生前治軍謹嚴,禁絕官兵擾民,注重軍紀風紀,贏得軍民愛戴。一身戰(zhàn)功累累,先后獲頒四等寶鼎、云麾勛章等勛獎。黃啟東將軍為國捐軀后,菏澤人民將他的遺物、遺體葬在縣城東南門外護城河?xùn)|岸。許多平民百姓為他燒紙掃墓,深切悼念這位血灑菏澤大地的抗日英雄。

    武漢、長沙、岳陽與平江各界人士分別舉行隆重追悼李必蕃、黃啟東大會。其中以1938年5月29日武漢召開的追悼會最為隆重。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代表吳玉章、羅炳輝和武漢200多個團體1000余人參加了追悼會。邵力子主持了追悼會。會場中央懸掛著蔣介石的挽聯(lián):“轉(zhuǎn)戰(zhàn)徐淮,早識精忠能報國;同舟風雨,眷懷節(jié)烈倍含悲”,橫幅:“成仁取義”。中共中央在武漢的機關(guān)報《新華日報》連續(xù)報道了李必蕃、黃啟東殉國經(jīng)過和其抗日事跡,并發(fā)表評論,悼念兩位將軍為國捐軀。蔣介石于黃啟東遺像上親題:“生也雄,死亦烈,哀國殤,垂毋亟。”

    后國民政府明令褒揚撫恤,頒四等寶鼎勛章和云麾勛章各一枚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