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卞文瑜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蘇州
出生日期:1576年
逝世日期:1655 年
職業(yè):畫家
簡介
字潤甫,號浮白、蘿庵,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藝芳書畫錄云:“本姓徐,非姓卞,蓋因有避而托者?!鄙粕剿?、樹石勾剔,甚有筆意。嘗從董其昌求筆法,故筆墨亦相近,但落墨太松,失之弱耳。
據(jù)徐邦達先生考證,他生于1576年(明萬歷四年丙子),卒于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乙未),有的書中說他卒于1671年以后,康熙十年尚在世,這種說法不正確,按:王鑒壬寅年(1662)所跋卞文瑜《仿古山水冊》時已稱他為“故友”,而王鑒與卞文瑜同為“畫中九友”,晚年關系密切,不會誤言其生死,因此徐先生所定其卒年為1655年,較1671年可靠。關于卞文瑜的生平,史籍中的記載亦頗為簡略,《藝芳書畫錄》說他“本姓徐,非姓卞,蓋因有避而托者”;彭蘊燦《歷代畫史匯傳》中說他“生平無定居,爐香茗到處自隨”,因此后人多以“不食人間煙火”來評價他超脫世外的人生經(jīng)歷。
繪畫風格
卞文瑜以擅畫山水著稱于世,其繪畫風格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早年和中年的山水畫受趙左影響較深,承襲吳門遺風;同時又從董其昌講求筆法,將董以筆墨氣勢取勝的特點與吳門強調(diào)詩意的結構布局相結合,形成了其特有的繪畫風格。因此后世多用“布局結構殊有思致,樹石鉤剔頗具筆意”評價他這一時期的作品特點,但過于強調(diào)筆墨風趣與形象脫略,故未免缺乏自然山川之真實感,因此對其畫又有“落墨太松,失之弱耳”、“山水多滑,少蒼老”的批評。
卞文瑜晚年的山水畫風格變化較大,開始擺脫趙左的影響,而上追宋元諸家。這一變革主要是受王時敏、王鑒的影響,據(jù)王鑒跋卞文瑜《仿古山水冊》云:“先生(卞文瑜)學畫凡五十載,惟知趙文度(趙左)一派。晚年始與余交,及遇婁東奉嘗煙翁(王時敏),乃見畫中董、巨及元季四家真跡。每至婁中觀古人畫,則伏臥其下,不忍釋手?!庇捎诮Y識王時敏、王鑒等人,使得卞文瑜在其晚年得以看到董源、巨然及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倪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