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黃火青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
出生地:湖北省棗陽市新市楊莊村
出生日期:1901年5月5日
逝世日期:1999年11月9日
職業(yè):共產主義戰(zhàn)士,革命家
信仰: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我國政法戰(zhàn)線的杰出領導人
黨派:中國共產黨
生平簡介
黃火青同志1901年5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棗陽縣新市鎮(zhèn)楊莊村。他青年時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進步思想影響,參加了襄樊學生運動。1926年1月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3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擔任黨、團支部書記,以教書為掩護,發(fā)展組織,開展反帝反封建的宣傳工作。1927年4月,在武漢工人運動講習所和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后編入中央獨立師補充第二營。
1927年6月至1930年4月,黃火青同志赴蘇聯(lián)學習,并先后任東方大學中國特別軍事政治訓練班連長、支部干事,步兵學校中國連行政班長、黨支部書記。1930年4月回國后,先后任紅十四軍一團政治委員兼參謀長,上海法南區(qū)區(qū)委委員、工人糾察隊特派員,江南省委軍委兵運書記,中央巡視員。1931年11月進入江西中央蘇區(qū)后,任工農紅軍學??傊?,國家保衛(wèi)局特派員。同年12月任紅五軍團十四軍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2年5月,任工農紅軍學校政治營政委。1933年秋,以潘漢年
組織評價
黃火青同志一貫忠于黨、忠于人民,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對共產主義始終矢志不渝。他一貫堅持黨性原則,顧全大局,維護團結,遵守黨的紀律和政治生活準則,堅持民主集中制,維護黨中央的權威。他對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忘我工作。他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廉潔奉公,艱苦樸素,不爭名利。他作風民主,平易近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他相信群眾,熱愛群眾,遇事同群眾商量,堅持走群眾路線,從戰(zhàn)爭年代到和平建設時期,時刻不忘群眾,關心群眾疾苦。他尊重知識,愛惜人才,對知識分子熱情關懷,對黨外民主人士坦誠相待。他關心、愛護干部,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處處表現(xiàn)出人民公仆的本色。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受到廣大干部和群眾的敬佩。
黃火青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理想和黨的事業(yè)奮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是
人物軼事
在如今的棗陽錢崗的一所小學里,有一棵古樹(如右圖),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黃火青曾爬上這棵樹,如今,這棵樹樹干內部已經被掏空,不過它至今還保留著。(照片于2010年2月拍攝)
據(jù)說,當年日本鬼子追黃火青時。由于沒有藏身之處。黃火青就藏在這棵樹上,(敵人追至樹下,樹上的鳥立刻就飛了證明樹上一開始沒人)躲過了一劫(當時的樹枝繁葉茂)當然這只是流傳下來的故事。
黃火青為黨的事業(yè)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經歷過生死的考驗,受人敬仰。
后人敬仰
在其家鄉(xiāng)棗陽市,建有黃火青陵園和紀念館,供后人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