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龍剛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35年
逝世日期:2014年9月2日
職業(yè):電影導演
主要成就:“粵語片崛起的標志”
代表作品:電影《播音王子》、《英雄本色》、《飛女正傳》、《昨天今天明天》、《應(yīng)召女郎》、《廣島廿八》
人物生平
1986年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的故事主線就來自龍剛1967導演的同名電影,電影資料館于八月份以「時與潮---70年代電影的變異」為題,選了十二部片,其中《應(yīng)召女郎》是由「演而優(yōu)則導」的鬼才龍剛擔任導演,當年是受到社會人士所爭議的。
龍剛是安徽人,原名龍乾耀,1934年出生,父親為粵劇男花旦小珊珊。他在一家天主教學校攻讀,念書期間頗醉心于話劇和電影,在校中曾演出舞臺劇。其父原擬讓他拜師習藝,能繼承其父之衣砵,但他對粵劇不感興趣,致使父母頗為失望。他的未來的計劃,是想當演員和導演。
洋行職員
中學畢業(yè)后,他在一家洋行當職員,仍然是感到自己是懷才未遇,不久得朋友之助,進入一家股票行做事,當時的股票市場并不景氣,但龍剛在此任職,月入一千多元,勝于一般白領(lǐng)文員。但一次機緣巧合,改寫了他的一生。
是因粵語片名導演周詩祿與這家股票行有業(yè)務(wù)上的來往,周詩祿慧眼識英雄,看到他一張「性格獨特」的臉相,及變化多端的表情,聽到他天花亂墜似的動人口才,認為他是可造之才。兩人暢談之下,周詩祿知道龍剛有從事電影的意愿,遂介紹他入邵氏。
當時邵氏剛由邵逸夫接掌業(yè)務(wù),改名邵氏兄弟公司,在清水灣購地興建影城。邵逸夫見電懋同時兼拍國、粵語片,在本港與海外都有不錯的票房,亦于1955年成立了粵語片組,委托周詩祿負責。周詩祿在戰(zhàn)前曾是天一公司(邵氏前身)的攝影師,1948年開始執(zhí)導。六叔(邵逸夫)讓他招聘和訓練演員與編導,還兼負責導演粵語片。我記得是1956年的春夏之間,在彌敦道的邵氏大樓,坐著邵維鎮(zhèn),即是邵?人的第三公
機緣巧合
龍剛此時與周詩祿相遇,正是機緣巧合。周詩祿著龍剛不用辦報考的手續(xù),便進入邵氏訓練班,學習表演、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能。龍剛?cè)撕苈斆?,就憑他與周師傅(圈中人以此稱呼周詩祿)的關(guān)系,他一邊演戲,他也追隨周詩祿任助導。一部片如何制作,包括劇務(wù)、場記、剪接、編劇、攝影以至制片,他都很誠懇地向周詩祿請教,他也在周師傅拍片時,追隨他學藝,以致他在短少的時間下,便了解到拍攝電影的竅門。
他在1957年加入邵氏,簽訂了五年合約,拍了不少影片,「處男作」是《酒店情殺案》,第一部片即奠定性格演員基礎(chǔ)。第二部是《浪子回頭》,演一個吸毒青年,演技光芒四射,老牌明星側(cè)目,影迷嘖嘖贊嘆不已,僅僅兩部片,即已揚名。其他名片包括《蓬門淑女》、《青春樂》、《過埠新娘》、《榴梿飄香》、《癡心結(jié)》(上下集)等。
星馬故事
周詩祿為了要捧林鳳、歐嘉慧、麥基、龍剛等人,連續(xù)開拍了幾部以星馬故事為背景的影片,其中包括《獨立橋之戀》、《榴梿飄香》、《過埠新娘》等,除了《獨立橋之戀》龍剛沒有參與演出外,其他兩片都是龍剛?cè)文薪恰D谴嗡S周詩祿赴星加坡(新加坡舊稱)拍外景,一行多人,包括有吳丹、林鳳、麥基等多人。龍剛是初到星洲,在蕉風椰雨下,看到當?shù)氐拿袂?,他又有點好奇,與穿紗龍的女人合照。在星洲逼留數(shù)月,他們又參觀星洲的邵氏片場,該場是拍巫語片的,也參觀當?shù)氐纳凼蠎蛟杭坝螛穲?,使他更加增見廣聞。他們又拜會邵氏機構(gòu)的辦事處,包括有發(fā)行部,宣傳部等等,使龍剛對電影業(yè)的運作更為了解,印象難忘。
龍剛志切求進,不以當演員滿足。雖然他在周詩祿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但苦無機會發(fā)展。
加入光藝公司
1962年,他與邵氏約滿后,便跳槽加入光藝公司。當時光藝的導演除了陳文、楚原外,還邀約中聯(lián)公司多位大導演執(zhí)導。在光藝他減少演出,并且專演反派,專心擔任秦劍的助導,他希望在秦劍方面,多學一點東西。秦劍第一次拍國語片《大馬戲團》,擔任副導演的龍剛勷助甚力,令秦劍對他刮目相看。到1966年,秦劍覺得龍剛已可獨當一面,便安排他在光藝旗下的衛(wèi)星公司新藝公司執(zhí)導,那部片便是龍剛初執(zhí)導演便一鳴驚人的《播音王子》。《播音王子》由謝賢、陳齊頌、夏娃(前名馬金鈴)、王偉等主演,劇本出自龍剛的手筆,也經(jīng)過秦劍的審閱,認為頗有現(xiàn)實的意義。首輪公映收入三十萬元,這是一項驕人的紀錄,龍剛的導演席位由此坐穩(wěn)。
《英雄本色》
楚原也是秦劍的徒弟,他偏向文藝愛情片,很少接觸社會問題。龍剛恰好相反,他有改良創(chuàng)新粵語片的意愿,也正合他恩師秦劍的理想?!恫ヒ敉踝印分?,1967年拍的《英雄本色》竟以釋囚為題材,完全不涉男女愛情,在當時可謂大膽創(chuàng)新,但票房收入?yún)s高達四十萬元之巨!此片到今天都被奉為香港電影的代表作之一,二十年后吳宇森重拍,又開創(chuàng)黑幫英雄片潮流。
其后,龍剛又拍了謝賢投資的《窗》,這是1968年的事,此片是謝賢與蕭芳芳主演的七彩闊銀幕文藝片,收入四十四萬元。謝賢是片主,賺了一筆不少的錢。龍剛運用鏡頭的大膽,直逼歐洲片的作風。
《播音王子》和《英雄本色》都是新藝的出品,幕后老板是何建業(yè),而光藝公司雖然表面上是秦劍與陳文都有份,實際上的支持者,是星加坡的光藝公司,該公司是何啟湘、何啟榮兄弟所擁有。香港光藝每年的出品,起碼提供星馬院線百份之五十以上之供應(yīng)。龍剛的成功引起星洲榮華公司老板吳榮華的注意。榮華公司當時在星馬經(jīng)
《飛女正傳》
龍剛為榮華執(zhí)導的第一部片是《飛女正傳》,他與金炳興、林年同聯(lián)合編劇,蕭芳芳、薛家燕、曾江、伊雷主演,這是第一部揭示社會邊沿少女問題的電影,為粵語片創(chuàng)造了八十五萬元的最高紀錄,令許多國語片膛乎其后。
1969年他動員張揚、丁紅、張沖、曾江、薛家燕、狄娜、朱江、胡楓、張英才等二、三十位國粵演員演出《瘟疫》,卻是災(zāi)難重重。影片敘述鼠疫為禍,病人相繼死亡,香港成為疫埠。有市民搶購食物,有人趁機牟取暴利。飛機場封閉,工廠關(guān)門,四處空如死城,醫(yī)務(wù)署唯有把染病者送到集中營。雖然影片寫的是鼠疫,但有人認為是影射1967年左派暴動。影片被電檢處禁映,龍剛逼得將影片刪剪,又改劇本和重拍,最后改名《昨天今天明天》公映,但票房收入只有十三萬元,對龍剛可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時龍剛認識了小說家孟君。孟君原名馮婉儀,過去在廣州寫了不少言情小說,后來她來了香港,創(chuàng)辦了【天底下】周刊,對象以青年男女為主,當時極受歡迎,龍剛頗
《應(yīng)召女郎》
但龍剛始終不肯埋首沙堆,他決定開拍孟君原著和編劇,以妓女問題為題材的《應(yīng)召女郎》,恬妮、金霏、丁佩、陳曼玲、李琳琳扮演的妓女,因不同原因而賣淫,題材極為尖銳而富社會性。影片廣獲好評,獲得第十九屆亞洲電影展最佳導演獎。
1974年,龍剛拍了更具爭議性的《廣島廿八》,這是唯一接觸反核和原爆題材的香港片,更因影片以蕭芳芳扮演的中日混血兒的視點,呼吁世人關(guān)注原爆生還者的命運,反對超級大國的核子競賽。影片引來很多批評,有人更直指龍剛為日本人說話是「漢奸」。這是他遇過的第二個打擊,令他停了一年沒有拍片。
商業(yè)片
1976年他拍了《她》與《哈哈笑》兩部商業(yè)味道較重的影片,再于1977年執(zhí)導張艾嘉、鄧光榮主演的文藝片《波斯夕陽情》后便退出影圈,移居美國,做回股票的老本行,只偶爾客串,過過戲癮。
他曾對記者說過:他拍片少,是要著重質(zhì)量,而且很注重劇本的主題,如果沒有這原則,他怎能輔導觀眾走上健康之道,他還說最怕世風日下,所以,他從影三十年,只拍過五十多部片,執(zhí)導的更只有十二部。他覺得最值得懷念的是,他曾為替秦劍的《大馬戲團》做副導。他做演員比執(zhí)導的影片多,因為他選擇劇本很嚴謹,他是六十年代中一位出色的編導,也演過正反派的角色,特別是反派戲演得更突出,他是香港影壇中不容忽視的人材。
個人作品
1958年《酒店情殺案》、《蓬門淑女》、《浪子回頭》
1959年《青春樂》、《艷尸案》、《重重圍困》、《過埠新娘》、
《榴梿飄香》
1960年《玉女追?》、《殺人者死》、《癡心結(jié)》(上集)、
《癡心結(jié)》(下集)、《初戀》、《一夕驚魂》
1961年《血灑黑龍街》、《青春熱》、《神童追兇》
1962年《999怪尸案》、《瓊樓魔影》
1963年《萬劫鴛鴦》、《恩怨情天》
1964年《大馬戲團》*(助理制片、副導演)、《追?》
1965年《糊涂女偵探》*(兼執(zhí)行制片、副導演)、《刀劍雙蘭》、
《八個兇手》
1966《播音王子》(編劇、導演)、《遺產(chǎn)一百萬》、
《神探智破艷尸案》、《夜半的鬼影》
1967年《藍色夜總會》、《英雄本色');"href="#">英雄本色》(兼編劇、導演)、
《神探智破美人計》
1968年《冬戀》、《窗》(兼編劇、導演)、《浪子佳人》1969《飛女正傳》(兼合編、導演)
1970年《昨天今天明天》*
逝世
2014年9月2日,據(jù)香港媒體報道,曾執(zhí)導過1967版《英雄本色》的香港著名導演龍剛,今晨于紐約史坦頓島的家中病逝,享年79歲。
人物評價
徐克稱贊龍剛是“粵語片崛起的標志”,“我們都是他的學生”。
吳宇森則用VCR形式送來祝福,稱龍剛為“電影大師,我們的導師”,“我遵循他的足跡,從他的電影我學到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