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傅偉勛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臺灣省新竹市
出生日期:1933
逝世日期:1996
職業(yè):學者
畢業(yè)院校:臺灣大學
人物簡介
傅偉勛,男,哲學家。
人物生平
1971年,擔任美國費城州立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主持佛學與東亞思想博士班的研究工作。
學術貢獻
傅偉勛是一位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哲學家,他會通中西日哲學與佛學,以批評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智慧,轉化、發(fā)展儒釋道思想資源,在與西方、日本學者直接對話的過程中,促進了中國哲學與世界哲學的交流互動。與此同時,他以極大的熱情,有力推動了海峽兩岸學術文化的交流互動,在一定時期起到了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之橋梁的作用。
傅偉勛在西方哲學與哲學史的研究、東方思想的回歸與發(fā)掘、海德格爾與老莊和禪學的會通、禪佛教心理分析與實存體驗、大乘佛學的深層探討、儒家思想的深入反省、東亞地區(qū)的文化模式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辯證開放的學科間的整合等方面,都有極為宏闊而又深刻的洞見。在我看來,他的原創(chuàng)性智慧尤其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他在海峽兩岸大力宣講“文化中國”,使之成為影響深遠的概念、思想與實踐。這不僅有助于“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造轉化,尤其有助于海峽兩岸基于文化紐帶與文化血脈的統(tǒng)一?!爸袊幕钡膬群壳叭栽诎l(fā)展之中。
第二,他首次提出了“中國本位的
個人作品
著有《西洋哲學史》、《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批判的繼承與創(chuàng)造的發(fā)展》、《從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到大學佛學》、《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等中英文專著。
社會評價
紐約《(中國)時報周刊》(1986年12月6日)人物報道,傅偉勛教授“是當代中國哲學家中,研究領域最廣、語言工具最為齊備、訓練最為完整的學者之一。……他兼通中、英、日、德四種語言,并均可用于學術討論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