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楊龍友
別名:山子
國籍:中國
出生地:貴陽城
出生日期:1596
逝世日期:1646
楊文驄人物簡介
楊文驄[明](1596—1646)字龍友,貴州人,流寓金陵(今南京)。萬歷四十七年(1619)舉人,六次會試不中,崇禎七年(1634)選為華亭縣教諭,后遷青田、江寧、永嘉等知縣。為御史詹兆恒參劾被奪官。
弘光元年(1645年),擢升為右僉都御史,鄭鴻逵隔江亂放炮彈,清軍佯敗,以大筏置燈火于江中。楊文驄直向妻兄馬士英報(bào)捷。是夜清兵乘夜,渡江而來。因不敵清軍,逃至蘇州,清軍派降臣黃家鼒勸降,楊將黃斬首。再退至處州(浙江麗水市),大募義軍。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授兵部右侍郞,兼右僉都御史提督軍務(wù),后升浙閩總督,因馬士英沆瀣一氣,為世所詬病。后以率眾抗擊清軍負(fù)重傷被執(zhí),諭降不屈,乃被殺。舉家三十余口同時(shí)遇難??滴踉辏?662)同孫臨葬于楓香嶺。
相比楊文驄從政的經(jīng)歷以及治兵歷史,楊文驄廣為后人流傳的反而是其在書畫上的藝術(shù)成就。
楊文驄藝術(shù)成就
楊文驄博學(xué)好古,善畫山水。為“畫中九友”之一。生于貴筑,獨(dú)破天荒,所作臺蕖等圖,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結(jié),有元人之風(fēng)雅去其佻,出入巨然、惠崇之間。
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有枯木竹石圖,藏南京博物院。傳世作品有崇禎九年(1636)作《仿董巨山水》軸,現(xiàn)藏北京市文物局。
《仿倪瓚山水圖》軸藏?zé)o錫市博物館。
十一年(1638)作《古木竹石圖》軸藏南京博物院;同年作《水村圖》卷圖錄于《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
十五年(1642)作《仙人村塢圖》軸藏故宮博物院;《幽蘭竹石圖》軸藏廣東省博物館;崇禎四年(1631)作《秋林遠(yuǎn)軸圖》軸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
著有《洵美堂集》。
楊文驄卓才絕藝,皆因他的詩、書、畫三絕,還有精于騎射。楊文驄的詩作傳世的有《洵美堂詩集》,刻于崇禎十五年,而9年前夏云鼎編選刊刻《崇禎八大家詩選》時(shí),列楊文驄為一家,另外7人是董其昌、陳繼儒、王思任、曹學(xué)佺、李明睿、譚元春、季孟蓮,可見當(dāng)時(shí)他的詩名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