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愛新覺羅·玄燁
別名:康熙帝、蒙古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尊稱文殊皇帝
所處時代:清朝
民族族群:滿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宮
出生日期: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
逝世日期: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
主要作品:《御制道德經(jīng)講義序》、《四書講疏義序》、《庭訓格言》
主要成就:擒鰲拜;平定三藩;收臺灣;親征準噶爾;驅逐沙俄;開創(chuàng)康熙盛世
在位時間:1661年2月8日—1722年12月20日
廟號:圣祖
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年號:康熙
陵墓:景陵
蒙古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
人物生平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燁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宮,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史載孝康章皇后向太后問安之時,出門時看到有龍繞身,孝莊太后才知道孝康章皇后有身孕。孝莊太后說:“我當初懷順治皇帝的時候就有這種景象,如今佟佳氏也是如此”
玄燁一出世,就得到了年輕的父母的喜歡,順治帝特委托可靠的奶媽帶他到紫禁城外哺養(yǎng)。他小時候未經(jīng)出痘(天花),父母惟恐他染上這不治之癥,才不得不采取這一措施。因此,他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多少年后,康熙帝猶抱憾不已。但是他所患天花之癥并沒有危及性命,僅在臉部留下幾個細小的麻點。這使他對當時這種最可怕的疾病有了終身免疫力。而他出過痘竟成了他將來繼登帝位的一個有利因素。玄燁從五歲開始讀書識字,很快顯露出勤奮好學的天分。史載玄燁天表英俊,聲音洪壯有力。六歲的時候,偕同眾兄弟向父皇問安。世祖福臨問皇子們最想做什么?;识痈Hf作為一個賢王足矣。唯有玄燁說
為政舉措
強化皇權
康熙親政后,著手強化皇權。他一方面勤于政務,舉行御門聽政;另一方面,他在康熙十六年(1679年)設立南書房,“揀擇詞臣才品兼優(yōu)者充之”,并使之草擬圣旨,與聞機要,待遇非常優(yōu)渥。大量漢族士大夫如高士奇、陳廷敬、李光地、張廷玉、朱彝尊、王士禛、徐乾學、王鴻緒、查慎行、胡渭、熊賜履、方苞等先后進入南書房任職。南書房的設立,一方面籠絡了漢族知識分子,一方面使康熙受到更多漢文化的熏陶,最重要的是削弱了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及外朝內(nèi)閣的權力,強化了皇權。
頒布圣諭
康熙九年(1670年),親政一年的康熙帝曉諭禮部,稱“至治之世,不以法令為亟,而以教化為先。……蓋法令禁于一時,而教化維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務末也?!藿裼ü诺弁跎械戮徯?、化民成俗?!庇谑窃陧樦蔚邸傲I”的基礎上頒布《圣諭十六條》,作為康熙的施政綱領,內(nèi)容是“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穆、和鄉(xiāng)黨以息爭訟、重農(nóng)桑以足
歷史評價
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zhàn)爭勝利,消滅臺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滴跖e行“多倫會盟”取代戰(zhàn)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chuàng)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
康熙帝自評:①“朕自幼強健,筋力頗佳,能挽十五力弓,發(fā)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yōu)為。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漠北,皆出一心運籌。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采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余萬,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齡讀書,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無恙。”又說:“朕之生也,并無靈異;及其長也,亦無非常。八齡踐祚,迄今五十七年,從不許人言禎符瑞應,……惟日用平
軼事典故
法國傳教士白晉:“他威武雄壯,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舉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圓而稍顯鷹鉤狀。雖然臉上有一點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美好形象?!?/p>
荷蘭使節(jié):“皇帝中等人材,是位慈祥、穩(wěn)重、舉止端莊的人,他那威嚴的外表,無論從那一方面看,即使放在千人之中,也與眾不同,能夠立即分辨出來,這是由于他想使自己的容態(tài)和舉止,讓人—看便是心地高尚的人所造成的。”
法國耶穌會士李明《中國現(xiàn)狀》:“據(jù)我所見皇帝身材比普通人稍高,堪稱恣態(tài)優(yōu)美,比我們稍胖些,但還達不到中國人所謂的‘富態(tài)’的程度。臉也稍寬,有痘痕,前額寬大,鼻子和眼睛比中國普通人小些。嘴美,頤和靄,動作溫柔,一切容態(tài)舉止,都像是位君主,一見便引人注目?!?/p>
朝鮮使節(jié)金昌業(yè)《老稼齋燕行日記》:“廣顙,頤稍殺,疏髯犯頰而斑白,雌雄眼,神氣清明?!?/p>
歷代王朝修長城,沒有擋住游牧民族的鐵騎奔馳,被稱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公開貶低過
人際關系
祖輩
祖父:愛新覺羅·皇太極(清太宗)
祖母:孝莊文皇后(昭圣太皇太后)
父輩
父親: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皇帝)
母親: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慈和皇太后)
皇后(4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皇貴妃(3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愨惠皇貴妃佟佳氏。
貴妃(1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妃(11位):順懿密妃王氏、純裕勤妃陳氏、惠妃葉赫那拉氏、榮妃馬佳氏、平妃赫舍里氏、宜妃郭絡羅氏、宣妃博爾濟吉特氏、慧妃博爾濟吉特氏、成妃戴佳氏、定妃萬琉哈氏、良妃衛(wèi)氏。
嬪(10位):熙嬪陳氏、僖嬪赫舍里氏、端嬪董氏、靜嬪石氏、襄嬪高氏、穆嬪陳氏、通嬪納喇氏、謹嬪色赫圖氏、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
貴人(14位):馬貴人、尹貴人、勒貴人、新貴人、文貴人、藍貴人、伊貴人、布貴人、常貴人、袁貴人、貴人郭絡羅氏、貴人納喇氏、貴人納喇氏、貴人陳氏。
庶妃(4位):庶妃鈕
主要作品
種類
內(nèi)容
詩歌
《彈琴峽》《登海樓》《登澄海樓觀海》《天寧寺》《十架頌》《滇平》《中秋日聞海上捷音》《御賜施瑯》《瀚?!贰栋鄮煷瓮狭辍贰顿n將士食》《剿平噶爾丹大捷》《示諸皇子》
著作
《御制道德經(jīng)講義序》《四書講疏義序》《庭訓格言》
人物爭議
死因爭議
被害說
著名清史專家孟森認為,康熙當年的病情并不重,突然死亡,不能不使人生疑。曾身臨其境的意大利人馬國賢記載:“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可斷言也?!?/p>
也有人相信官方記載?!肚迨プ鎸嶄洝酚洠菏湛滴醪∏榧觿。僬僦T子至御榻前,傳位于雍正。還說康熙晚年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可見康熙選定的繼承人就是雍正。中還說,康熙彌留之際皇四子“進一碗人參湯,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駕”,胤禛即位當了皇帝。也就是說,是雍正將其父毒死的。
據(jù)當時在暢春園的意大利人馬國賢回憶說:皇上駕崩的夜間,園內(nèi)有呼號之聲,不安之狀。這就是說,即使沒有投毒之類事,但肯定也發(fā)生了“突然大變”。野史中還有一種說法,傳說康熙臨終時召大臣入宮,久無人至。猛地一睜眼,發(fā)現(xiàn)皇四子胤禛立在跟前,大怒,摘下自己所佩玉佛珠擲向胤禛。不久,康熙便駕崩了。胤禛拿出經(jīng)過篡改的遺詔,向諸兄弟及文武百官宣布父皇已經(jīng)傳
后世紀念
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死后葬于景陵。景陵位于清孝陵東側一公里處,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建筑規(guī)制以孝陵為藍本,局部又有創(chuàng)新,如圣德神功碑亭內(nèi)立雙碑。景陵的建筑風格和喪葬形式為后世所效仿。景陵內(nèi)葬康熙皇帝、孝誠、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和敬敏皇貴妃,共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