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郭守敬簡介

    郭守敬

    (元代科學家)
    更新時間:2021-02-01 20:58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臺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qū))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水利工程專家。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歷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水利和數(shù)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訂新歷法,歷時四年,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為修訂歷法,郭守敬還改制、發(fā)明了簡儀、高表等十二種新儀器。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內(nèi)的古渠,更立閘堰,使當?shù)剞r(nóng)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監(jiān),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耗時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發(fā)展了南北交通和漕運事業(yè)。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郭守敬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huán)形山”。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也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chǔ)設(shè)施LAMOST望遠鏡命名為“郭守敬天文望遠鏡”。

    目錄

    基本資料

    1

    本名:郭守敬

    別名:郭若思、郭太史

    所處時代:元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邢州邢臺縣

    出生日期:1231年

    逝世日期:1316年

    主要作品:《授時歷》《推步》《立成》等

    主要成就:制訂《授時歷》,造天文測量儀器;西夏、大都治水

    字號:字若思

    官職:都水監(jiān)、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等

    人物生平

    2

    郭守敬于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生于邢州的邢臺縣(今邢臺市信都區(qū))。郭守敬父親的情況史傳未載,有可能是早逝。他是由祖父郭榮撫養(yǎng)成人的。

    郭榮是金、元之際一位頗有名望的學者。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精通五經(jīng),熟知天文、算學,擅長水利技術(shù)。在郭榮的教養(yǎng)下,郭守敬從小勤奮好學,在少年時代就養(yǎng)成了很強的動手能力。郭守敬十五六歲時,曾根據(jù)書上的一幅插圖,用竹篾扎制出一架測天用的渾儀,而且還堆土做了一個土臺階,把竹制渾儀放在上面,進行天文觀測。他還曾根據(jù)北宋燕肅一幅拓印的石刻蓮花漏圖,弄清了這種可以保持漏壺水面穩(wěn)定的、在當時頗為先進的計時儀器的工作原理。

    當時,忽必烈(即后來的元世祖)的重要謀士、著名學者劉秉忠因居父喪,正于邢臺西南的紫金山中結(jié)廬讀書,從學的人有著名學者張文謙、張易、王恂等人。郭榮與劉秉忠交好,便將少年郭守敬送到劉秉忠門下深造。劉秉忠精通經(jīng)學和天文學,郭守敬在他那兒獲得了頗多的教益。

    蒙哥

    展開閱讀全文 ∨

    主要成就

    3

    郭守敬參與制定的《授時歷》除了在天文數(shù)據(jù)上的進步之外,在計算方法方面也有重大的創(chuàng)造和革新。主要特點有:

    廢除上元積年:改用至元十八年(1281年)天正冬至(即至元十八年開始之前的那個冬至時刻,實際上在至元十七年內(nèi))為其主要起算點。其他各種天文周期的歷元,均推算出與該冬至時刻的差距,稱為相關(guān)的“應”。由此形成一個天文常數(shù)系統(tǒng)。在這個天文常數(shù)系統(tǒng)中,《授時歷》提出了七應(氣應、轉(zhuǎn)應、閏應、交應、周應、合應、歷應)。

    以萬分為日法:古代的天文數(shù)據(jù)都以分數(shù)形式來表示。但這種分數(shù)方式難以立即比較數(shù)值的大小,在歷法計算中又需作繁雜的通分運算,很不方便,而且隨著天文數(shù)據(jù)測定的進步,古人實際上已逐漸明白,無法用一個分數(shù)來完全準確地表達這個數(shù)據(jù)的值。因此,從唐代開始就有人企圖打破分數(shù)表達法的傳統(tǒng)。南宮說于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編的《神龍歷》即以百進制為天文數(shù)據(jù)的基礎(chǔ)。曹士蒍于唐德宗建中年間(780年-783年

    展開閱讀全文 ∨

    個人著作

    4

    郭守敬曾參與許衡、王恂等共同研訂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據(jù)《元史·郭守敬傳》記載,郭守敬編撰的天文歷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轉(zhuǎn)神選擇》、《上中下三歷注式》、《時候箋注》、《修歷源流》、《儀象法式》、《二至晷景考》、《五星細行考五十卷》、《古今交食考》、《新測二十八舍雜坐諸星入宿去極》、《新測無名諸星》、《月離考》等十四種,共105卷。

    人物評價

    5

    郭守敬是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科學成果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卓越的,郭守敬從事科學研究所體現(xiàn)出來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更是反射著人類智慧的光芒。

    郭守敬的一生主要是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在科學活動中,他精心觀察客觀事物的特點,從中掌據(jù)它們的發(fā)展規(guī)律;他能很好地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勞動人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具體實踐中得到運用和提高;他善于從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中吸取有用的東西,取長補短,使自已的科學研究事業(yè)逐漸趨于完善。但是,他從不滿足前人的現(xiàn)成經(jīng)驗,敢于大膽探索,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由于他孜孜不倦、刻苦鉆研、勤奮實干,所以在天文、歷法、水利和數(shù)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忽必烈:任事者如此,人不為素餐矣。

    許衡:天佑我元,似此人世豈易得?

    鐵穆耳:郭太史神人也。

    齊履謙:公以純德實學為世師法,然其不可及者有三,一曰水利之學,二曰歷數(shù)之學,三曰儀象制度之學?!胺蛞娪?,觀其規(guī)畫之簡便,

    展開閱讀全文 ∨

    親屬成員

    6

    郭榮,號鴛水翁,為金元之際一位頗有名望的學者,精通五經(jīng),熟知天文、算學,擅長水利技術(shù)。

    郭守敬的后代至今不知去向,據(jù)推測,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因元明之際朝代更迭造成的。郭守敬的家鄉(xiāng)為河北邢臺縣皇寺鎮(zhèn)郭村,但至今未有一個郭守敬的后代到此地尋祖。在山東沂南縣南左泉村郭氏家族,經(jīng)過初步考證,并走訪邢臺縣皇寺鎮(zhèn)郭村以及郭守敬紀念館,認定沂南郭氏家族或為郭守敬后裔,有祖碑可供考證:守敬、守京祖于元末明初自北京椿樹胡同遷此。

    后世紀念

    7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將月球背面位于134°W(西經(jīng))、8°N(北緯)的環(huán)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huán)形山”。

    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

    紀念郵票

    1962年12月1日,中國郵電部發(fā)行《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紀92)8枚紀念郵票一套,介紹了蔡倫、孫思邈、沈括、郭守敬在造紙、醫(yī)藥、地質(zhì)、天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中第7枚、第8枚為郭守敬半身像與他的發(fā)明簡儀。

    紀念銀幣

    1989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一枚郭守敬精制銀幣,該銀幣為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系列第六組中之一枚。

    榮譽

    2019年12月6日,郭守敬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之一。

    望遠鏡

    2010年4月17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chǔ)設(shè)施“LAMOST望遠鏡”正式更名為“郭守敬望遠鏡”,以紀念其貢獻。

    河北省邢臺市

    河北省邢臺市最主要的一條街道被命名為“郭守敬大道”,

    展開閱讀全文 ∨

    史料記載

    8

    齊履謙《元文類·卷五十·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狀》

    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九·太史郭公》

    宋濂《元史·卷一百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一》

    朱軾《史傳三編·卷四十二·名臣傳三十四》

    柯劭忞《新元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