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楊廷寶
別名:仁輝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南陽
出生日期:1901年(辛丑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1982年12月23日
職業(yè):建筑學家
畢業(yè)院校: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今河南大學)、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副主席
人物生平
1901年2月,楊廷寶生于河南南陽。父親楊鶴汀不但是同盟會會員,而且是教育家,他興辦公益,創(chuàng)辦學校,開辦工廠、農(nóng)場,走教育救國、實業(yè)救國之路。楊廷寶的母親知書達理、能書善畫,生楊廷寶時因大出血去世,為此,楊廷寶一生都不過生日。
1906年,年方5歲的楊廷寶即入讀私塾。在先生的教授下,先讀《百家姓》、《三字經(jīng)》、《千家詩》,然后又讀《詩經(jīng)》、《論語》、《孟子》,每本書必從頭背到尾,外加書寫大小楷。楊廷寶十分厭惡死記硬背,漸漸產(chǎn)生了輟學思想。離開私塾的幾年中,楊廷寶在家臨摹書畫、閱讀詩詞。
1910年,父親送他到南陽城里一所小學讀書,寓居在城中心聯(lián)合街的一座四合院。
1911年,時為南陽同盟會負責人之一的楊鶴汀先生,組織革命武裝,準備伺機起義。不料,機密泄露,楊鶴汀被清政府通緝。楊廷寶隨家人星夜逃亡。
1912-1915年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讀書(今河南大學)。
1912年2月,革命軍光復南陽。楊鶴汀被
主要成就
2.南京工學院建筑研究所編.楊廷寶水彩畫選.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0.
3.南京工學院建筑研究所編.楊廷寶素描畫選.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1.
4.南京工學院建筑研究所編.楊廷寶建筑設計作品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3.
5.南京工學院建筑研究所編.楊廷寶建筑言論集.北京:學術書刊出版社,1989.
6.齊康記述.楊廷寶談建筑.建筑文庫.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1.
楊廷寶先生長期致力于建筑學教學工作,為國家培養(yǎng)了眾多人才。
他治學嚴謹,不尚空談,認為一切空話,好高騖遠,都是學者的大忌,他身體力行,教育青年做實干家。在建筑設計改圖時,他總是循循善誘,樂于教人,先聽學生的設計思路,然后認真地、細致地順著你的構思改圖,以達到設計要求。他不強加于人,要學生照抄老師改的圖,他認為那種硬抄的辦法是難以做到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設計中他特別強調多方案比較和快捷草圖的練習,并認為要
獲獎記錄
1924年美國城市藝術協(xié)會設計競賽一等獎和艾默生設計競賽一等獎。
人物評價
楊廷寶是中國著名老一輩建筑學家和建筑教育家,他為了國家的建設和教育事業(yè)勤奮工作直到病倒的前一個月,這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志不已”的精神,值得后輩學習。
回顧歷史,幢幢建筑像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記。歲月的消逝,時代的變遷,有的印記消失了,有的留下來。歷史就是這么一幅不停地變動著的圖景。楊廷寶的建筑作品,是刻在中國近代建筑史上的印記,時光在消逝,建筑卻閃爍著它自己的光彩。
楊廷寶的建筑設計作品,在其多方面的探索經(jīng)歷和實踐中包含著他自己的建筑觀和風格。通過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學生們的長期實踐,產(chǎn)生了一定的建筑格調。他主張對中外古今的建筑特點兼收并蓄,在設計中要量體裁衣,切合實際,照顧全局,結合自然;他主張洗練凝重,反對浮華鋪張;他不喜歡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風格,他鄙薄脫離實際,不顧具體經(jīng)濟技術條件的空談。他的設計風格穩(wěn)健、嚴謹、精致大方。建筑風格是和一個人內在涵養(yǎng)相聯(lián)系,而這種涵養(yǎng),又來自多年的
后世紀念
楊廷寶故居,又名“成賢小筑”,是楊廷寶先生在1946年10月自行設計建造而成。故居宅院占地面積約一千平方米,院內嘉木成片,植有松樹、椿樹、枇杷樹等,高大蒼翠,濃蔭如蓋。還辟有數(shù)墑菜畦,綠葉油油,生機勃勃。墑頭有一石欄水井。整個故居顯得簡約而緊湊,但因地適宜的設計卻又顯得十分大氣,這正是建筑大師一生建筑理念的縮影:簡潔明朗、樸素實用;既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又注重因地制宜;強調符合國情的同時,講究經(jīng)濟美觀?,F(xiàn)在的楊廷寶故居已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而他的設計理念和思想?yún)s會在一代代的發(fā)展中不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