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魏鳴泉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達縣開江
出生日期:1921年6月
逝世日期:2000年2月9日
職業(y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畢業(yè)院校:國立音樂學院
代表作品:《貝九》《托斯卡詠嘆調(diào)》《三套車》《我的太陽》等
性別:男
學習經(jīng)歷
魏鳴泉1940年入成都南虹藝術(shù)學校(四川音樂學院前身)學習了三年音樂,主修聲樂。1943年入重慶國立音樂學院青木關(guān)分院??谷諔?zhàn)爭勝利后,于1946年9月隨學校一起遷往上海,學校更名為: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此校是我國最早的高等音樂學校,也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前身。
建國前活動
魏鳴泉于1948年夏天畢業(yè)后,在上海創(chuàng)建了中國樂舞學院并擔任教務(wù)主任及教授。同時他還創(chuàng)辦了上海音樂專修班,這兩所學校為祖國的音樂舞蹈事業(yè)培養(yǎng)了一大批著名的藝術(shù)家,如趙家梓、曲皓、金家聲等人。
魏鳴泉在上海期間舉辦了多場音樂會,并積極投身學生運動,演唱《黃河頌》等進步歌曲。他還曾掩護及幫助過地下黨員。
建國后活動
1949年上海解放后,魏鳴泉被推選為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常委,并錄制多張唱片。其中有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我是人民的歌手》和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部長李偉創(chuàng)作的《送軍糧》、《行軍小唱》等。
1951年魏鳴泉與夫人、女高音歌唱家許有仁女士一起調(diào)往北京原音樂工作者團(后分為中央歌舞團和中央樂團,任聲樂指導和獨唱及合唱隊長等職,在中央樂團成立初始,魏鳴泉與許有仁又是第一批成員。
魏鳴泉還擔任了中央樂團合唱班主任,與老朋友楊化堂、韓德章、孫永武、李雅美、張利娟等人一起為祖國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聲樂家,如:于吉星、李初建、田浩江、左威、付海燕、田玉斌、余慶海、胡波、李克等。
藝術(shù)成就
魏鳴泉曾經(jīng)出訪前蘇聯(lián)、德國、波蘭、羅馬尼亞、蒙古等國家,并在全國巡回演出數(shù)百場。他還在全國各地講學,深受愛戴和好評。
魏鳴泉在中國首唱了俄羅斯民歌《三套車》等歌曲,1959年中央樂團在中國首演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時,他任男高音獨唱。他的保留曲目還有歌劇《托斯卡》中的詠嘆調(diào)”星光燦爛”,歌劇《奧涅金》中連斯基的詠嘆調(diào),歌劇《被出賣的新嫁娘》中的“瓦夏之歌”,以及意大利歌曲《重歸蘇連托》、《我的太陽》、《纜車》、《瑪萊卡萊》等等。
魏鳴泉一直對家鄉(xiāng)四川充滿深厚的情感,因此在他的保留演唱曲目中,四川民歌就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太陽出來喜洋洋》、《請到我們峨嵋來》等都是魏鳴泉經(jīng)常演唱的。其他曲目還有:《玫瑰三愿》、《教我如何不想他》、《思鄉(xiāng)曲》等。
老一輩中央領(lǐng)導人對魏鳴泉非常尊敬和關(guān)心,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元帥常請魏鳴泉赴宴,周恩來還親自推薦鄧玉華、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的王子與魏鳴泉學習聲樂。
1981年魏鳴泉調(diào)入重
桃李滿天下
在魏鳴泉五十多年辛勤教學生涯中,他為祖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聲樂音樂家,如:趙家梓、閔鴻昌、李初建、鄧玉華、呂文科、于吉星、徐宗儉、羅德成、吳國松、吳其輝、劉建華、郭祥義、田玉斌、逯惠娟、鄧小俊、張銅霞、關(guān)貴敏、許有仁、許有美、左威、方明、方蓉、馬清水、胡大舜、李小祥、宋國仁、周蘊華、熊家源、田家林、馮淑蘭、謝一曼、殷梅、孟國棟等人。
魏鳴泉的公子魏東明是中國著名鋼琴藝術(shù)家,女兒魏加是原中央樂團國家二級小提琴家。
魏鳴泉是位善良溫厚的、德高望重的聲樂教育家,對學生像親人一般,尤其對家境貧寒的學生更是分文不取,還在生活上關(guān)心與幫助他們。
2000年2月9日夜九時,魏鳴泉在春節(jié)的鞭炮聲中、在茫茫大雪中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