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上官婉兒簡介

    上官婉兒

    (唐代著名才女)
    更新時間:2018-07-30 10:02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陜州陜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后隨母鄭氏配入內(nèi)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quán)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nèi)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shè)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fā)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概述圖片來源)

    目錄

    基本資料

    1

    本名:上官婉兒

    別稱:上官昭容、小婉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陜州陜縣(今河南三門峽市陜縣)

    出生時間:664年

    去世時間:710年7月21日

    主要作品:《彩書怨》、《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主要成就: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wù)

    籍貫:陜州陜縣

    祖籍:隴西上邽

    謚號:惠文

    人物生平

    2

    上官婉兒是西漢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孫三代的后裔,高祖父上官賢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福監(jiān),祖父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與父親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則天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yǎng)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儀鳳二年(677年),武則天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yōu)美,真好像是夙構(gòu)而成。武則天看后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墓志載其十三歲為才人,可能是武則天為了免去其奴婢身份而給予的名份。

    后來武則天稱帝,詔敕多出其手者,時稱“內(nèi)舍人”。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評價

    3

    才華詩文不讓須眉男子,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有人贊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極度推崇者有之,輕視鄙視者有之。而她與武則天長達二十七年的

    關(guān)于上官婉兒私通武三思、崔湜,最早出于五代時期劉昫的《舊唐書》,在唐代當時的文獻中卻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相關(guān)記載,《景龍文館記》中倒有一句“而晚年頗外通朋黨,輕弄權(quán)勢,朝廷畏之矣”,這個“通”字可以是私通,也可以是交接往來,并不能斷定婉兒與其有染。由此不得不猜測劉昫僅僅是把一件可能存在的事當成了言之鑿鑿的史實。由于相關(guān)史料的缺乏,一般都以正史而論,但可以肯定上官婉兒在當世的評價遠高于后代史書中,這種差異可能在于后代史官對女性參與政事的抨擊。

    《起復上官氏為婕妤制》:而賢明之業(yè),經(jīng)濟之才,素風逾邁,清輝益遠。

    《景龍文館記》:自通天后,建景龍前,恒掌宸翰。其軍國謀猷,殺生大柄,多其決。”“至幽求英俊,郁興辭藻,國有好文之士,朝無不學之臣,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

    《舊唐書

    展開閱讀全文 ∨

    文學貢獻

    4

    上官婉兒在詩歌方面繼承和發(fā)展了祖父上官儀的文風,重視詩的形式技巧,對聲辭之美較為看重,擅長體現(xiàn)事物圖貌的細膩、精巧。中宗年間,因其政治地位的影響,“綺錯婉媚”的詩風逐漸影響了宮廷詩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創(chuàng)作方向,“上官體”也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創(chuàng)作主流。王夢鷗在《初唐詩學著述考》中記載“尤以中宗復位以后,迭次賜宴賦詩,皆以婉兒為詞宗,品第群臣所賦,要以采麗與否為取舍之權(quán)衡,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風”。

    上官婉兒設(shè)立修文館,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大力開展文化活動。婉兒在這期間主持風雅,與學士爭務(wù)華藻,寫詩賽詩,對文人提拔獎掖。近代文藝理論家謝無量稱“婉兒承其祖,與諸學士爭務(wù)華藻,沈、宋應(yīng)制之作多經(jīng)婉兒評定,當時以此相慕,遂成風俗,故律詩之成,上官祖孫功尤多也”。

    此外,上官婉兒還在開拓唐代園林山水詩的題材方面多有貢獻,如《游長寧公主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寫景狀物的宮廷詩歌形式,寓情于景,卻更具有自然山水味。清代文人陸昶

    展開閱讀全文 ∨

    墓葬

    5

    2013年9月,陜西省考古院研究院向外界宣布發(fā)現(xiàn)了上官婉兒墓,位于咸陽市渭城區(qū)北杜鎮(zhèn)鄧村北,東南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4.2公里,距唐長安城遺址約25公里。墓地規(guī)模不大,陪葬品也不多,出土墓志蓋題“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志文楷書,近一千字,記載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可以確定墓主人的身份。根據(jù)墓志記載,上官婉兒葬于唐景云元年(即公元710年)八月,與史料記載相符。該地在唐朝為“雍州咸陽縣茂道鄉(xiāng)洪瀆原”,是北朝晚期至隋唐時期京師長安附近重要的墓葬區(qū)。

    墓葬的等級較高,整個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的單室磚券墓,水平全長36.5米,由墓道、5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組成。在墓道和墓室內(nèi)沒有壁畫,墓室系明壙磚券夯筑,正方形,邊長4.5米,最深達10.1米,頂部全部塌陷,鋪地磚全部被揭起,四壁殘余部分最高1.38米,未發(fā)現(xiàn)棺槨痕跡。墓葬曾遭大規(guī)模毀壞,據(jù)專家分析很可能是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