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胡光墉
別稱:胡雪巖、紅頂商人
字號:字雪巖,幼名順官
所處時代:晚清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安徽省徽州府績溪縣
出生時間:1823年(清道光三年)
去世時間: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
主要成就:開創(chuàng)胡慶馀堂雪記藥號
人物生平
清道光三年(1823年),胡雪巖出生于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里村,幼年時候,家境十分貧困,以幫人放牛為生。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胡雪巖12歲那年,父親病逝。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13歲的胡雪巖開始就孤身出外闖蕩,先后在杭州雜糧行、金華火腿商行當過小伙計,到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干起,三年師滿后,就因勤勞、踏實成了錢莊正式的伙計。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9歲的胡雪巖被杭州阜康錢莊于掌柜收為學徒,于掌柜沒有后代,把辦事靈活的胡雪巖當做親生兒子。于掌柜彌留之際,把錢莊悉數(shù)托付給胡雪巖。這所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堪稱胡雪巖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26歲的胡雪巖結(jié)識“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挪借錢莊銀票500兩銀錢,幫王有齡補實官位(此故事來自高陽小說,有專家指出歷史上王有齡并非因胡雪巖的五百兩白銀的資助而起家,此為小說家杜撰而已,因
主要功績
協(xié)助復疆
清光緒二年(1876年),為收復被阿古柏匪幫竊據(jù)達十年之久的新疆,清廷陜甘總督左宗棠揮師西進。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讓左宗棠從此名垂青史,也使胡雪巖圓了“紅頂商人”之夢。
清光緒元年(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光是出關(guān)糧運經(jīng)費每年約計白銀二百余萬兩,加上西征軍官兵的餉銀,每年共需經(jīng)費八百余萬兩白銀。左宗棠想起來了胡雪巖。
胡雪巖旗下的“阜康錢莊”又恰好與英國渣打銀行有生意往來,于是胡雪巖親自出面,向其借款。對于敏感的借款對象問題,胡雪巖的態(tài)度是:“談得成功,我是代表中國政府;談不成功,我只代表我自己。經(jīng)過幾晝夜的秘密談判,雙方終于就利息、期限、償還方式等細節(jié)達成一致。胡雪巖終于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guān)收入為擔保,為西征籌得第一筆借款二百萬兩,開中國政府商借外債之先例。此后更是如法炮制,依靠自己在上海灘生意場上的商業(yè)信譽,先后四次出面向匯豐銀行等英國財團借得總計白
思想主張
清光緒四年(1878年),胡雪巖在親筆跋文的“戒欺”一匾。它高懸于廳堂,被奉為店訓。
胡雪巖商道已經(jīng)成為一種經(jīng)營理念浸漬在胡慶余堂品牌內(nèi)涵中形成一個完備的人文體系,核心就是“戒欺”。其“是乃仁術(shù)”、“真不二價”“顧客乃養(yǎng)命之源”等經(jīng)營理念,已超越了中醫(yī)藥范疇,將為打造“誠信”社會作出最明確的歷史詮釋。
“戒欺”匾曰:“凡百貿(mào)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yè)關(guān)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余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諸君心余之心。采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上述文字是胡雪巖留給后人的最有價值的品牌遺產(chǎn)?! 敖淦邸狈从吃谏a(chǎn)上就是“采辦務真,修制務精”?!安赊k務真”的“真”,指入藥的藥材一定要“真”,力求“道地”,從源頭就優(yōu)選藥材質(zhì)地;“修制務精”的“精”是精益求精,其意是員工要敬業(yè),制藥精細?! ≡诮?jīng)營上,“戒欺”的體現(xiàn)是“真不二價”,向顧客正言胡慶余堂的藥童叟無欺,只賣一個價。胡雪巖還把“顧客
人物評價
道員胡光墉,素敢任事,不避嫌怨。從前在浙歷辦軍糧、軍火,實為緩急可恃。臣入浙以后,委任益專,卒得其力。實屬深明大義不得多的之員。(左宗棠多次在其奏折中給予胡雪巖正面評價)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位商人。(魯迅評價)
智信仁勇,堪稱華商中民族英雄的典范,而不僅僅是個有錢的商人。(二月河評價)
胡雪巖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也樹立了很壞的榜樣,他是中國清代浙江很有名的商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馬云2014年11月20日在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的演講中評價)
胡雪巖是傳奇色彩很濃的商人。他把生命能量也發(fā)揮到了極致,他不是英雄,是人杰。(《紅頂商人胡雪巖》導演閻建剛評價)
胡雪巖是徽商的杰出代表人物,身上有著徽商講求誠信、為人著想、精明強干等共性。胡雪巖之所以被商界奉為商圣,一方面是因為胡雪巖經(jīng)商講求誠信,另一方面也利用他的財富,幫助左宗棠為國家做了很多的好事。(“中國式管理之父”、臺灣文化學者曾仕強教授評價)
為官須
家庭成員
長輩
胡雪巖父親胡鹿泉,是一個讀過些書的鄉(xiāng)村名士。
兄弟
胡雪巖在家中排行老三,共有五個兄弟,兩個哥哥沒有記載,三個弟弟分別叫胡月喬、胡秋槎、胡鶴年。
妻妾
胡雪巖生前妻妾眾多,具體多少位沒有準確數(shù)字,一般認為是13位。
子女
胡雪巖有三子五女,長子胡楚三19歲便早歿,次子胡緘三育有兩子,三子胡品三育有四子,人丁最為興旺。
胡雪巖的小兒子胡品三喜愛丹青,頗為超脫,有花花公子之稱,妻子朱太夫人書香門第,詩畫文字俱佳。
后代
胡萼卿是胡品三的長子,在孫輩中年歲最大,因而也是胡雪巖的長孫。胡萼卿資質(zhì)聰穎,中了前清的舉人,在孫輩中最為風光,后來留學日本,在日本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一心想要參加革命。妻子戴泳霓是官家大小姐,雖然管理家務非常潑辣,思想?yún)s相當守舊,不僅不讓胡萼卿去日本參加運動,還給后輩定下規(guī)矩:不準進洋學堂。
胡雪巖的第五代孫胡筱梅曾獲得陳毅市長簽發(fā)的“上海市第一屆優(yōu)秀教師”、“上海市第一屆三八紅旗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