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易順鼎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1858年
逝世日期:1920年
職業(yè):清末官員、詩人
性別:男
生平簡介
易順鼎生于清文宗咸豐八年,卒于民國九年,年63歲。(現(xiàn)代中國文學(xué)史卒年同,年五十九歲。此從五續(xù)疑年錄附錄二)。與羅癭公、何震彝、閔爾昌、步章五、梁鴻志、黃秋岳等并稱為“寒廬七子”。
幼有神童之目,5歲能作對。15歲補諸生。工詩,十五、六歲時即刻印《眉心室悔存稿》,傳誦一時,有“龍陽才子”之稱。嘗問業(yè)于王閭運,與寧鄉(xiāng)程頤萬、湘鄉(xiāng)曾廣鈞稱“湖南三詩人?!惫饩w元年(1875)舉人。是年冬,北上應(yīng)禮部試,取道江南,騎驢冒雪入南京城,遍訪六朝及前明遺跡,一日成《金陵雜感》七律二十首。忠州李士芬號稱能詩,讀后大興嘆服,贈詩“爛熟《南朝史》,瀾翻東海波”。但6次應(yīng)試落第。年30,以同知候補河南,不久捐道員,總厘稅、賑撫、水利三局,并督修賈魯河工程,任三省河圖局總辦。光緒十四年以進呈三省河圖,授按察使銜,賞二品頂戴。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易順鼎積極主戰(zhàn),參與劉坤一軍幕。次年,清政府戰(zhàn)敗議和
文學(xué)成就
順鼎自負聰明,自稱為張夢晉后身。于學(xué)無所不窺,為考據(jù),為經(jīng)濟,為駢體文,為詩詞,生平詩將萬首,與樊增祥稱“兩雄”。生平足跡及十?dāng)?shù)行省,一地為一集,有《丁戊之間行卷》、《摩圍閣詩》、《出都詩錄》、《吳船詩錄》、《樊山沌水詩錄》、《蜀船詩錄》、《巴山詩錄》、《錦里詩錄》、《峩眉詩錄》、《春城詩錄》、《林屋詩錄》、《游梁詩剩》、《廬山詩錄》、《宣南集》、《嶺南集》、《甬東集》、《四魂集》、《四魂外集》、《靄園詩事》,大都收入《琴志樓易氏業(yè)書》。病逝前又排比鈔輯,印成《琴志樓編年詩集》十二卷,《琴志樓游山詩集》八卷。所為詩,“行役瀏覽之作品其大半,而山水居多”。此外也多為詠物、艷情之作。其作詩好尚巧對,認為“以對屬為工,乃詩之正宗”,“無工巧渾成對仗,竟可以不作詩?!敝v究屬對工巧,做事精切,設(shè)色奇麗,用意新穎,技巧有過人之處,是其詩作特點。他的古體詩則恣肆豪和,張之洞曾評其《萬杉寺五爪樟》“雄偉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