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陶鑄
別名:陶際華、號劍寒、化名陶磊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省祁陽縣石洞源陶家灣村
出生日期:1908年1月16日
逝世日期:1969年11月30日
職業(yè):無產階級革命家、原國務院副總理
畢業(yè)院校:湖南三師(現(xiàn)衡陽師范學院)
代表作品:《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思想·感情·文采》《隨行紀談》
人物生平
陶鑄(1908年—1969年),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湖南省祁陽石洞源人。
1926年入黃埔軍官學校,同年參加中國地方從事兵運工作。
1929年到1933年,先后擔任中共福建省委秘書長、書記,漳州特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長,福州中心市委書記等職務。在這期間,陶鑄出色地組織和指揮了聞名全國的廈門劫獄斗爭,先后建立了閩南工農紅軍游擊總隊和閩東地區(qū)的人民武裝力量,后來這些部隊的一部分編入新四軍。
1933年5月,由于叛徒出賣,在上海被國民政府逮捕。在被監(jiān)禁的四年期間,陶鑄團結和鼓舞被囚戰(zhàn)友,同敵人不斷地進行了英勇的斗爭。
1937年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后,即被派往湖北擔任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創(chuàng)建了鄂中游擊區(qū)。后來,鄂中游擊區(qū)和游擊隊擴大為鄂豫邊區(qū)和新四軍鄂豫挺進隊,陶鑄擔任政治委員。
1940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總政治部秘書長兼宣傳部長,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平津戰(zhàn)役中,陶
人物評價
陶鑄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黨和軍隊卓越的政治工作者,黨和國家的優(yōu)秀領導人。陶鑄同志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艱苦奮斗數(shù)十年,建立了重要的歷史功績。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是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黨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他的光輝業(yè)績和崇高風范。
陶鑄同志一生忠于革命,忠于黨的事業(yè),歷經磨難,百折不回。在大革命失敗時,他堅信革命必將勝利,毅然投入到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中;在身陷囹圄時,他大義凜然,堅持自己的信仰。
陶鑄在所著的散文名篇《松樹的風格》中寫道: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像松樹一樣,不管在怎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都能茁壯地生長,頑強地工作,永不被困難嚇倒,永不屈服于惡劣環(huán)境。陶鑄同志的人生正是松樹風格的最好寫照。對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對革命理想的忠貞不渝,使陶鑄同志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