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韓信
國籍:中國(漢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淮陰(今江蘇淮安市境東南)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職業(yè):軍事家
主要成就: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 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
官職:大將軍、左丞相
封爵:齊王→楚王→淮陰侯
史書記載:淮陰侯列傳
人物生平
參見:胯下之辱
韓信為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jié)。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jīng)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的母親死后,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
當時下鄉(xiāng)南昌亭長見韓信非凡夫俗子,韓信曾經(jīng)多次前往下鄉(xiāng)南昌亭亭長處吃閑飯,接連數(shù)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一早把飯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贝竽锷鷼獾卣f:“大丈夫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庇之敱娢耆杷f:“你要不怕死,
軍事成就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zhàn)術家韓信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戰(zhàn)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后,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最善于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zhàn)、濰水之戰(zhàn)都是戰(zhàn)爭史上的杰作;作為戰(zhàn)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咸豐·清河縣志》第十三卷“藝文”中記載:“韓信三篇”其小注云:“漢成帝令任宏論次兵書,為四種,其權謀中有韓信三篇。前后漢書藝文志皆載之。且云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一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蓋淮陰人著書之最古者?!庇纱说弥?,韓信曾有三篇軍事著作,這是淮陰人著書立說的最早記載。
韓信在被軟禁的時間里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
歷史評價
劉邦: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馕,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蕭何: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英布: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
司馬遷:①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于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②楚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趙,定燕齊,使?jié)h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滅項籍。
馮衍:昔者韓信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威執(zhí)項羽,名出高帝,不知天時,就烹于漢
史書記載
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記載了西漢開國功臣韓信一生的事跡,突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累累戰(zhàn)功。功高于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注入了作者無限同情和感慨。
韓信的名言
1、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xiāng)利倍義乎! 出處:司馬遷 史記
2、得到了不該得到的,就會失去不該失去的。 出處:秦時明月
3、到達勝利之前,無法回頭。 出處:王者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