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王莽
外文名:Wang mang
別名:王巨君
國籍:(中國)西漢→新
民族:漢族
出生地: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鄲大名縣)
出生日期:公元前45年
逝世日期:公元23年10月6日
信仰:王道禮教
主要成就:建立新朝、推行新政、王莽改制
祖籍:山東省濟南市章丘龍山鎮(zhèn)平陵城
年號:始建國、天鳳、地皇
在位時間:公元8年—公元23年
生平經(jīng)歷
王莽生于漢初元四年(前45年),父親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少年時,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隨叔父們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族中之人多為將軍列侯,生活侈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唯獨王莽獨守清凈,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而且勤勞好學,師事沛郡陳參學習《論語》。他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的遺子,行為嚴謹檢點。對外結(jié)交賢士,對內(nèi)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王莽就是這個世家大族中的另類,幾乎都成為了當時的道德楷模,很快便聲名遠播。
漢成帝陽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歲的王莽入中樞開始做官。王莽辦事認真,對人更加恭敬,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前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同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后升為射聲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書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當時朝中的許多知名人士都為王莽說好話,漢
為政舉措
參見:王莽改革
(1)更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買賣。
(2)改奴婢為“私屬”,亦不得買賣。
(3)實行“五均六筦”制,即在國都長安及五大城市設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賒貸及物價,征收商稅,由政府經(jīng)營鹽、鐵、酒、鑄錢、山澤等。
(4)改革幣制。
(5)改革中央機構(gòu),加強相權、兵權;重新劃分郡縣,更改地名。
(6)改革少數(shù)民族名稱、首領稱號。
有史家認為,王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富有遠見卓識的社會改革家。胡適認為他是1900年前的社會主義皇帝。相關爭議詳見下文。
歷史評價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以“正統(tǒng)”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結(jié)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
王莽改制的失敗,固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輕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個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領導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敗。
王莽通過禪讓的方式代替漢朝成為皇帝,被古代多數(shù)封建儒士所否定。
桓譚:“王翁自見以專國秉政得之,即抑重臣,收下權,使事無大小深淺,皆斷決于己身。及其失之,人不從大臣生焉。更始帝見王翁以失百姓心亡天下,既西到京師,恃民悅喜,則自安樂,不聽納諫臣謀士,赤眉圍其外,而近臣反城,遂以破敗?!?/p>
班固在《漢書》中云:王莽始起外戚,折節(jié)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
家族成員
新都顯王王曼
孝睦皇后王靜煙
史皇后史羅
元妃李氏
德妃宋氏
麗嬪付氏
桂嬪金氏
此外,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新朝亡覆之際,王莽除冊立繼后史氏之外,還同時冊封了一百二十位沒有記載姓名、位號的后宮妃嬪。
長子:隱太子王宇
次子:戾太子王獲
第三子:新遷王王安
第四子:統(tǒng)義陽繆王王臨
第五子:功脩公王興
第六子:功建公王匡
長女:孝平皇后王嬿,孝睦皇后所生,是漢平帝的皇后。
次女:建寧公主王嬅
第三女:遂寧公主王婕
第四女:安康公主王妧
第五女:太康公主王妌
第六女:平昌公主王姵
功隆公王正:王獲長子
功明公王錦:王獲次子
功成公王康:王獲第三子
功崇公王方:王獲第四子
功昭公王世:王獲第五子
功著公王利:王獲第六子
金城郡主:王妨,王宇長女
渭城郡主:王妁,王宇次女
影視形象
1990年歌仔戲《東漢演義》:呂福祿飾演王莽
2000年電視劇《光武帝劉秀》:林連昆飾演王莽
2006年電視劇《昭君出塞》:馬浚偉飾演王莽
2008年電視劇《母儀天下》:趙錦燾飾演王莽
2015年電視劇《相愛穿梭千年》:陳翔飾演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