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孫立人
字號:撫民 仲能
出生地: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zhèn)
出生時間:1900年(庚子年)12月8日
去世時間:1990年(庚午年)11月19日
主要成就:國軍現(xiàn)代化、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與預備軍官制度
民族:漢族
畢業(yè)院校: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
性別:男
榮譽稱號: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
最高軍銜:陸軍二級上將
最高職務:國軍陸軍副總司令
參加主要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
人物生平
孫立人,清光緒26年10月17日(1900年12月8日)生于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zhèn)山南。在孫立人5歲那年,生母方氏病去。7歲時,孫立人開始入學,拜宋執(zhí)中為師。后隨父親去青島,9歲時入德文小學學習。
1912年(民國元年)隨父親到北京后,因找不到學校,停學在家。
1913年冬,適逢清華學校招生,孫立人回到安慶報考,在近千人的考試中,名列榜首。
1914年,孫立人正式入清華學校讀書。
1920年,孫立人又升入清華高等科。在校期間,擔任籃球隊長獲得過華北大學聯(lián)賽冠軍。
1921年,入選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擔任主力后衛(wèi),5月于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擊敗菲律賓、日本隊,為中國在國際大賽中獲得第一次籃球冠軍。
1924年,孫立人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yè),緊接著就考取公費留學。直入普渡大學三年級加修土木工程學,1925年取得學士學位畢業(yè)。在美國橋梁公司任工程師約4個月后,決意改學軍事,考入有“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維吉尼
獲得榮譽
1942年,仁安羌之戰(zhàn)蔣介石給他頒發(fā)的四等云麾勛章。
1943年,仁安羌之戰(zhàn)英王喬治六世頒發(fā)不列顛帝國勛章(Knight/DameCommander;縮寫是KBE/DBE)。
1943年,緬甸戰(zhàn)役中出色的表現(xiàn)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頒發(fā)的豐功勛章。
1945年,緬北滇西戰(zhàn)役被中華民國授予青天白日勛章。
家庭情況
婚姻
龔夕濤(夫人,曾任合肥青龍場婦女抗日動員會理事長,1981年2月,龔夕濤在合肥病逝。)
張晶英(夫人,即張清揚)
張梅英(姨太一作美英,未知何者為實。臺灣人,護士出身,與張晶英非近緣關(guān)系。張晶英因一直未能生育,主動安排孫立人納其妾。孫立人膝下四子女皆為她所生。)
子女
長女孫中平(1952年—),臺灣清華核子工程系畢業(yè)、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
長子孫安平(1954年—),臺灣中原理工大學物理系、清華物理研究所物理學碩士畢業(yè)。
次子孫天平(1956年—),輔仁大學數(shù)學系、美國維拉諾瓦大學電子計算機工程碩士、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畢業(yè),2015年以臺灣代表人士、著名抗戰(zhàn)將領(lǐng)后人的身份,在北京參加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及相關(guān)紀念活動。
次女孫太平(1958年—),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系、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后研究畢業(yè)。
歷史評價
因為孫立人將軍擁有出眾的軍事才能和驕人的戰(zhàn)績,善于指揮機械化部隊,所以他被西方軍事學家譽為“東方隆美爾”。(西方軍事學家評)
孫將軍是國民黨集團中最杰出的將領(lǐng),學歷之深,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zhàn)功之高,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無人可及;國際性聲譽之隆,也無人可及。他從小感受到外侮,立志要雪恥,清華、普渡兩名校畢業(yè)之后,投筆從戎。自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學成,回國后南征北討,脫穎而出,但受制于蔣介石的嫡系,一再被黃埔軍頭排擠。蔣介石落魄到臺灣之后,為爭取美援,打出孫立人牌,然而當鳥盡弓藏之時,便以冤案軟禁孫立人。(李敖評)
孫立人在臺灣社會政治、軍事局勢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奠定后來穩(wěn)定發(fā)展,建設臺灣為自由民主基地良好基礎(chǔ)。(陳力俊評)
后世紀念
孫立人故居
孫立人故居坐落在金牛鎮(zhèn)旁,金牛山半山腰處,坐北朝南,是一座晚清風格的小四合院,是孫立人24歲結(jié)婚時的住處。1989年清明,孫立人專托老部下潘德輝回廬江代為掃墓。
孫立人將軍紀念館
孫立人將軍紀念館位于臺中市向上路和民生北路交叉路口,占地約800坪,一棟日式房舍白墻黑瓦、淡藍窗格,屋側(cè)、屋后則是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