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張遼

    (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更新時間:2019-02-26 14:36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呂布下邳敗亡后,歸順曹操。此后隨曹操四處征討,戰(zhàn)功累累。濡須之戰(zhàn)后,張遼與李典、樂進等鎮(zhèn)守合肥,并多次擊退孫吳的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戰(zhàn),張遼率800將士沖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后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張遼為歷代推崇,并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曹丕登基后,仍令張遼守御孫權。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屯駐雍丘,染病。張遼大病期間,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破吳將呂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謚剛侯,享年五十四歲。

    目錄

    基本資料

    1

    本名:張遼

    字號:文遠

    所處時代:漢末三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雁門馬邑

    出生時間:169年

    去世時間:222年

    主要成就:陣斬蹋頓,擊破烏桓;合肥大戰(zhàn),威震東吳

    官職:前將軍、征東將軍

    爵位:晉陽侯、關內侯

    謚號:剛侯

    典故:張遼止啼

    人物生平

    2

    張遼出生于并州雁門郡馬邑縣,其家鄉(xiāng)位于漢朝的北方邊陲,人習戎馬,畜牧於野。張遼本是聶壹(馬邑之謀的發(fā)起者)的后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

    張遼出生時,塞外的胡人已經在檀石槐的統(tǒng)治下而變得非常強盛。因此,張遼所在的雁門郡經常遭到胡人的殺掠洗劫。熹平六年(177年),雁門郡的軍民曾與一些匈奴人聯(lián)合反攻檀石槐,卻大敗而還,死傷慘重。張遼自幼就經歷了大量的邊塞戰(zhàn)亂,少年時便成為雁門郡的郡吏。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并州刺史張懿在抵御胡人的進攻時,戰(zhàn)敗被殺。繼任為并州刺史的丁原因為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命他帶兵趕赴京城,去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大將軍何進又派遣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張遼共募得千余人。當張遼募兵尚未還京時,京中的何進已因剿宦失敗而死。因此,張遼統(tǒng)兵從屬于董卓。張遼雖然“以兵屬董卓”,但他是大將軍府的屬官,在董卓軍中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在董卓死后,張遼統(tǒng)兵從屬于呂布,遷任騎都尉(相當于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評價

    3

    曹操: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zhí)節(jié)義,每臨戰(zhàn)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tǒng)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

    孫盛:以致命之兵,擊貪墯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后守,守則必固。

    孫權: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魏略》: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溫恢:遼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

    杜佑: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張仲宣:張遼運籌之方,可以歸之於先軌;關羽搴旗之效,可以論之於后塵。

    《全唐文》:張文遠身先士卒,果立殊功。

    《舊五代史·列傳五·李存孝傳》:(李)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智證傳》:魏將張遼,唐將王彥章皆

    展開閱讀全文 ∨

    軼事典故

    4

    在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zhàn),雖然孫權帶領十萬大軍,以及呂蒙、甘寧、陳武、徐盛、宋謙、潘璋、賀齊、凌統(tǒng)、蔣欽等眾多的東吳名將一起進攻合肥。但是,張遼率領800人沖陣東吳十萬大軍,使得孫權以“走登高?!钡姆绞教用?,張遼突出重圍之后,為了救援那些身陷重圍的將士們而再次沖進入東吳十萬大軍。猛將眾多的東吳軍隊都無法擋住張遼,最終,被張遼擊破而敗走。從此,張遼威震江東。如果江東地區(qū)的小孩們啼哭不止,小孩們的父母就會拿威名赫赫的張遼來嚇唬他們。唐朝詩人李翰所作的《蒙求》中,也收錄了“張遼止啼”這一典故。而在日本,民間仍然流傳著“遼來來(遼來々)”的俗語,該俗語正是來源于“張遼止啼”。

    當年關羽投于曹操營下,張遼與關羽為好友,曹操便派張遼問關羽去留之心,關羽表明只會跟隨劉備,張遼想到如果照實說給曹操,怕曹操殺關羽。但不說,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嘆息:“曹公,是如父親般的君上;關羽,是兄弟而已?!弊詈筮x擇了照實說給曹

    展開閱讀全文 ∨

    后世地位

    5

    張遼的軍事表現(xiàn)受歷代所尊崇。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張遼止啼”一語。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魏征東將軍晉陽侯張遼”。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遼。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遼亦位列其中。另外,日本俗語中有所謂“遼來來(遼來々)”一語,正是來自張遼止啼的典故。

    家庭成員

    6

    聶壹,馬邑的豪商,曾發(fā)起“馬邑之謀”,使得西漢與匈奴正式開戰(zhàn)。

    張汛(或作“張泛”),張遼之兄,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列侯。

    張虎,張遼之子,在其父張遼去世后,襲爵晉陽侯,在立下軍功后,升為偏將軍。

    張?,名字不詳,張遼之子,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列侯。

    張?,名字不詳,張遼之子,于黃初六年(225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關內侯。

    張統(tǒng),張虎之子,張遼之孫,在其父張虎去世后,襲爵晉陽侯。

    墓址

    7

    張遼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逍遙津公園內湖中島上,為衣冠冢,現(xiàn)存墓冢,張遼陳列館、逍遙閣和渡津橋,園中有張遼持刀立馬的青銅塑像。

    另外,據《宋高僧傳·卷十·唐揚州華林寺靈坦傳》載:“元和五年相國李公墉之理廣陵也……召居華林寺,寺內有大將軍張遼墓?!贝硕斡涊d則稱張遼墓位于廣陵(今揚州市廣陵區(qū))一帶的華林寺內。

    藝術形象

    8

    三國時繁欽作品《征天山賦》,主要描寫張遼征討陳蘭、梅成時的狀況。賦題寫明:“丞相武平侯曹公東征,臨川未濟,群舒蠢動,割有灊、六,乃俾上將蕩寇將軍張遼治兵南岳之陽?!鼻迥┟癯鯐r期學者古直《曹子建詩箋》指出,陳思王曹植的作品《白馬篇》中的主角,是以張遼于207年征討烏桓時的形象為創(chuàng)作原型的。南北朝時的文學作品中,庾信《哀江南賦》有“張遼臨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乍風驚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聲于黃蓋,已先沈于杜侯。落帆黃鶴之浦,藏船鸚鵡之洲”之句。元代雜劇中,張遼主要有兩個身份:一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一,二是曹操的親隨軍師,更有“百計張遼”之稱。托名關漢卿所作的雜劇《關云長千里獨行》中,張遼的開場白就已道出其出身:“筆頭掃出千條計,腹內包藏七字書。小官姓張名遼,字文遠。幼習儒業(yè),頗看韜略之書。先曾在呂布之下為健將,后在于曹丞相手下為參謀。”而在不少雜劇劇目,張遼與許褚分別擔任曹操軍中重要的文武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