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劉胡蘭
別名:劉富蘭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山西省文水縣
出生日期:1932年(壬申年)10月8日
逝世日期:1947年1月12日
職業(yè):婦救會主任
信仰:中國共產(chǎn)黨
主要成就:組織參與婦女革命工作
性別:女
人物生平
1932年10月8日劉胡蘭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中農(nóng)家庭。
1945年1月,劉胡蘭參加西社奪糧戰(zhàn)斗,同革命者扛糧裝車。
1945年10月,劉胡蘭背著家人只身到汾河貫家堡村,參加了婦女解放培訓班,被選為小組長,潛心學習。在當?shù)卣匍_的反霸群眾大會上,登臺發(fā)言,揭露并痛斥惡霸地主和封建習俗殘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區(qū)里表揚。結業(yè)回村后,擔任村婦救會秘書,組織婦女辦冬學,幫助烈軍屬解決困難,支前和慰問部隊等。與黨員一起,發(fā)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做軍鞋,動員青年報名參軍。
1946年2月,劉胡蘭參加反擊閻錫山頑軍作戰(zhàn)的東莊戰(zhàn)斗的支前工作。
1946年春,縣里下達200斤紡棉花任務,限期20天完成。她帶領婦女晝夜苦戰(zhàn),提前2天完成,獲全縣第一名。1946年5月,劉胡蘭調(diào)任第五區(qū)“抗聯(lián)”婦女干事,并被調(diào)回云周西村領導當?shù)氐耐粮倪\動。
1946年10月,劉胡蘭和留下來的同志一起向各村黨組織傳達黨的指示,組織群眾掩埋
人物成就
劉胡蘭14歲時被破格推舉為中國共產(chǎn)黨候補黨員,領導當?shù)氐耐粮倪\動。
1946年5月,劉胡蘭調(diào)任第五區(qū)“抗聯(lián)”婦女干事,組織參與當?shù)貗D女革命工作。
1946年6月,劉胡蘭調(diào)回云周西村領導當?shù)氐耐粮幕顒印?/p>
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進犯文水縣城。為保存革命力量,縣委決定大部分同志轉(zhuǎn)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堅持斗爭。她和留下來的同志一起向各村黨組織傳達黨的指示,組織群眾掩埋糧食,并配合武工隊鎮(zhèn)壓了反動村長。
1946年12月,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處死。
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追認她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軼事典故
追求自主的愛情與婚姻
劉胡蘭生前兩次訂婚,一次戀愛,以及一次冥婚。1946年初,雙方家長作主,將劉胡蘭與鄰村男青年陳德鄰訂親。不過這兩個當事人都主張自由戀愛,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勸說父母解除婚約。同年6月,又有人上門提親。因男方當時在太谷縣當學徒不常回家,劉胡蘭以不了解男方真實情況為由拒絕。當時的劉胡蘭已打定主意,追求自主的戀愛和婚姻。
同年秋,解放軍某團連長王根固作戰(zhàn)負傷被送到云周西村修養(yǎng),王根固得了嚴重的疥瘡,這種病傳染,劉胡蘭懷著對革命的向往和對病人的同情,主動承擔了照顧傷病員的任務。劉胡蘭因常去為王根固做飯、敷藥,接觸多了,兩人產(chǎn)生了愛情。在那個年代,身處封建思想比較嚴重的鄉(xiāng)村,這種行為表現(xiàn)出的恰恰是一種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于戰(zhàn)爭環(huán)境險惡,加之劉胡蘭年紀尚小,她與王根固尚未論及婚嫁。當時王連長只把一條毛毯、一支鋼筆和一副眼鏡送給劉胡蘭家,算是訂親的信物。因作戰(zhàn)需要歸隊時,他又送給劉胡蘭一
人物評價
1947年2月6日,《晉綏日報》刊登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詳細報道,并發(fā)表評論,號召全體共產(chǎn)黨員和解放區(qū)軍民向劉胡蘭學習。同日,延安《解放日報》也發(fā)表題為《只要有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干到底——女共產(chǎn)黨員劉胡蘭慷慨就義》的文章。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追認劉胡蘭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毛澤東帶領中共中央機關轉(zhuǎn)戰(zhàn)陜北途中,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向他匯報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毛澤東問:“她是黨員嗎?”任弼時說:“是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才15歲?!泵珴蓶|深受感動,揮筆寫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
鄧小平同志題詞:“劉胡蘭的高貴品質(zhì),她的精神面貌,永遠是中國青年和少年學習的榜樣?!?/p>
1994年2月2日,江澤民總書記在山西視察工作時為劉胡蘭題詞:“發(fā)揚胡蘭精神,獻身四化大業(yè)?!?/p>
死因爭議
2007年1月12日(劉胡蘭犧牲60周年紀念日),北京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中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在武力脅迫下,鄉(xiāng)親們顫抖著,鍘死了劉胡蘭》這位副教授在文章中寫道:“《翻閱日歷》電視欄目組派出由記者楊小光帶隊的攝制小分隊,前往山西文水縣云周西村采訪劉胡蘭家鄉(xiāng)。
這次采訪最令人震驚的是,老人們說,劉胡蘭并非被國民革命軍鍘死,而是他們用槍托擊打幾名老鄉(xiāng),強迫他們?nèi)ュ巹⒑m。鄉(xiāng)親們出于恐懼,顫抖著,鍘死了他們看著長大的小閨女。事后,有的老鄉(xiāng)精神失常。在宣傳劉胡蘭時,完全剝除了這個事實?!?/p>
但據(jù)健在的兩位目擊者高二成(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1932年出生,1955年入黨,解放后曾任云周西村村委會主任)和白天廣(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1930年11月16日出生,1955年入黨,解放后曾任云周西村黨支部書記)回憶稱劉胡蘭的確是被國民黨鍘死非鄉(xiāng)親們將劉胡蘭鍘死。
藝術形象
1950年電影《劉胡蘭》陸小雅飾。
1996年電影《劉胡蘭》池華瓊飾。
1999年話劇《傲雪花紅》張婭君飾。
后世紀念
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刊登了劉胡蘭英勇犧牲的消息,劉胡蘭的名字在華北大地不脛而走。當時一二〇師“戰(zhàn)斗劇社”以劉胡蘭烈士的光輝事跡為題材,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nèi)即創(chuàng)作了歌劇《劉胡蘭》,每場演出都給觀眾很大教育。
劉胡蘭犧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晉綏分局決定破格(通常年滿18歲方可轉(zhuǎn)正)追認劉胡蘭為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黨員。
全國解放后,劉胡蘭的事跡被寫成書,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生前所在村曾被改為“劉胡蘭村”。
1956年,在山西省文水縣建立了劉胡蘭紀念館,在烈士家鄉(xiāng)云周西村修建了烈士陵園,永志紀念,劉胡蘭遺骨單獨遷至陵園。有總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由廣場、紀念碑、劉胡蘭生平事跡陳列室、影視室、書畫室、七烈士紀念廳和群雕、陵墓、劉胡蘭雕像、碑亭、烈士被捕受審就義原址組成,以紀念碑和陵墓為中軸作對稱分布,藏有烈士遺物74件。陳列室內(nèi)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鄧小平、江澤民和董必武、烏蘭夫、郭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