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陶成章
別名:陶煥卿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紹興
出生日期:1878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1912年1月14日
職業(yè):革命志士、民主革命家
信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創(chuàng)立光復會、參與推翻滿清王朝 清末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倡導者
代表作品:《陶成章集》、《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浙案記略》
人物生平
陶成章幼時雖家境貧寒,然天資聰穎,過目成誦,曾受到良好的舊學教育。六歲入本村陶氏義塾讀書,十五歲便在家鄉(xiāng)設館任塾師,著有《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和《浙案記略》等書,他的活動對辛亥革命的成功有著很大的貢獻。
陶成章經常以麻繩束腰,腳穿芒鞋,奔走于浙江各地“每日步行一百一十里,不辭勞苦”。杭州離他家僅一水之隔,他卻“四至杭州而不歸”。有一次,抵達杭州時已經是臘月二十六,魏蘭勸他回家過年,他答:“幸老父猶健,家計無憂,一至故鄉(xiāng),恐被人情牽累,不能復出矣!既以身為國奔走,豈尚能以家系念耶!”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直抵京師,陶成章欲乘亂殲那拉氏于頤和園,未成。赴奉天、蒙古等地察看地勢,以為進行之計。歸途中,道經徐州,經費缺乏,步行七晝夜,幾至餓斃。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再次北上謀刺,亦未果。八月,得蔡元培之助,東渡日本,入清華學校,數月后轉入成城學校,在陸軍班中勤奮砥礪,
人物評價
1916年8月(民國五年),孫中山親自蒞臨紹興東湖陶社祭陶,稱其“奔走革命不遺余力,光復之際陶君實有巨功”,題“氣壯山河”匾額。魯迅評其為“革命的真正實業(yè)家?!苯ㄓ谐烧滦W,成章中學。“陶社”亦已辟為紀念堂,以示紀念。
陶成章被害后,國內震驚,革命黨人尤為憤慨。孫中山聞訊,“不勝駭異”,“非常痛悼”,公開向報界宣布這是一起“挾私復怨”、“擅行仇殺”的血案。中山先生是一位胸懷坦蕩的革命家,雖然成章生前曾反對過他,和他意見分歧,但是,他不計前嫌,肯定成章領導的光復會成員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貢獻,稱贊“光復會有徐錫麟之殺恩銘,熊成基之襲安慶,近者攻上海,復浙江,下金陵,則光復會新舊部人皆與有力,其功表見于天下”。對成章慘遭暗害,中山深表痛惜,他下令:“嚴速究緝,務令兇徒就獲,明正其罪,以泄天下之憤?!?/p>
1912年1月17日,《民立報》第六頁刊出孫中山唁電緝兇的電文:“陶君抱革命宗旨十余年,奔走運動不遺余
個人作品
陶成章不但是辛亥革命時期杰出的革命活動家,而且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歷史學家。但他在史學上的成就,鮮為人所議。本文擬就陶成章的史學實踐、史學特點略作敘論,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陶成章主要著作有《龍華會章程》、《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浙案紀略》、《陶成章集》(中華書局1986年4月第一版)。紹興東湖建有陶社以紀念先烈,紹興陶堰陶成章故居列為文保單位。
后世紀念
陶成章故居為清末磚木結構建筑,坐北朝南,二進三開間,中隔天井,東有側廂,占地面積407平方米。第二進座樓曾毀于火災,1916年陶成章父親陶正用政府發(fā)給撫恤金重建。九十年代末全面整修并對外開放。
陶成章故居為紹興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進平屋,明間臺門斗上懸掛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孚凌題的“陶成章故居”楷書橫匾。儀門上掛有陶成章半身像,兩側挽聯為“皖變是先驅,九死完成光復志;越賢為杰出,萬流憑吊廣慈魂。”總結了陶成章革命的一生。遺像前蒼柏簇擁,象征了烈士不朽的愛國精神。東次間為灶間和雜物間。東廂房平屋四間,南首第一間為陶成章生前書房。
第二進座樓。樓下辟為陶成章生平事跡陳列,通過翔實的圖片、實物介紹了陶成章革命實干家的一生。真像孫中山對陶成章評價的那樣:“陶君抱革命宗旨十余年,奔走革命不遺余力,光復之際,陶君實有巨功?!睒巧习丛瓲畈贾?,供人們瞻仰。中間為烈士婚后臥室,東次間為陶成章父母寢室,西次間為陶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