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賀麟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金堂
出生日期:1902年9月20日
逝世日期:1992年
職業(yè):哲學家、教育家、翻譯家
畢業(yè)院校: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新心學”的創(chuàng)建者 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近代唯心主義簡釋》《文化與人生》、《當代中國哲學》等
人物經(jīng)歷
賀麟(1902年-1992年),現(xiàn)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賀麟從小就受到儒學熏陶,尤其對宋明理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1919年考入清華學堂,受到梁啟超的一定影響。1926年赴美國留學,先在奧柏林學院獲學士學位,后又入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1930年轉(zhuǎn)赴德國柏林大學專攻德國古典哲學?;貒箝L期任教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并在清華大學兼課。1955年以后,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所西方哲學史研究室主任、哲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以及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第三屆、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并于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賀麟對西方哲學有很深的造詣,對黑格爾、斯賓諾莎、懷特海等西方近現(xiàn)代哲學家都有深入的研究。就中國哲學和儒家思想而言,他早年主張“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認為“不可離心而言物”,在三十年代曾創(chuàng)立了與馮友蘭“新理學”相對的“新心學”體系,成為現(xiàn)代新
著作
賀麟的著作主要有《近代唯心主義簡釋》《文化與人生》、《當代中國哲學》、《現(xiàn)代西方哲學講演集》等;主要譯作:《小邏輯》、《黑格爾》、《黑格爾學述》、《哲學史演講錄》(與王太慶等合譯)、《精神現(xiàn)象學》(與王玖興合譯);主要論文:《朱熹與黑格爾太極說之比較觀》、《知行合一新論》、《宋儒的思想方法》、《黑格爾關于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的關系的理論》、《黑格爾的早期思想》、《費希特的唯心主義和辯證法思想述評》、《斯賓諾莎哲學的宗教方面》等。
年譜簡編
年0—7歲:賀麟,字自昭,清光緒二十八年八月十九日(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金堂縣(位于成都市東北部)五鳳鄉(xiāng)(今五鳳鎮(zhèn))楊柳溝村一個士紳家庭。父親賀松云,晚清秀才,畢業(yè)于金堂正精書院,曾主持鄉(xiāng)里和縣里的教育事務——當過金堂中學校長、縣教育科長。居家期間,賀松云常教賀麟讀《朱子語類》和《傳習錄》。
8歲:賀麟入私塾讀書,不久隨姑太到鎮(zhèn)上讀小學。雖然所學仍不外乎《四書》、《五經(jīng)》,且重在記誦而輕乎理解,但幼年賀麟?yún)s憑其聰慧,亦稍能領悟儒家思想之奧義而深受其熏陶,尤其是對宋明理學,雖只是一知半解,淺知粗義,但卻特別感興趣,這為他后來研習國學打下了基礎。賀麟后來說他“從小深受儒家熏陶”,“特別感興趣的是宋明理學”。
1914—1916
年13—15歲:賀麟13歲小學畢業(yè),但因身材矮小、身體瘦弱,父母不放心他獨自到外地讀書,遂命賀麟仍在小學進修。書籍為賀麟打開了一扇超越時空的窗口,他暗暗立下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