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馮亦代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913年
逝世日期:2005年
職業(yè):散文家,翻譯家
畢業(yè)院校:滬江大學(xué)工商管理系
代表作品:《書人書事》、《潮起潮落》、《龍?zhí)准?、《水滴石穿》等?/p>
人物經(jīng)歷
馮亦代1913年生于浙江杭州,自稱“沒娘的孩子”。其母樓文光曾留學(xué)日本,28歲時生下馮亦代,一個多月后患產(chǎn)褥熱去世。馮亦代說記事以來僅能從照片上認識母親。
1936年畢業(yè)于上海滬江大學(xué),專業(yè)為工商管理。念大二時結(jié)識英文劇社成員鄭安娜。他曾回憶說:“和一個英文天才結(jié)婚,不搞翻譯才怪?!?938年,馮亦代25歲,在香港偶識浙江同鄉(xiāng)、著名詩人戴望舒。望舒說:“你的散文還可以,譯文也可以,你該把海明威那篇小說(指《第五縱隊》)譯完。不過,你成不了詩人,你的散文倒有些詩意?!睆拇笋T亦代確定了自己從事翻譯事業(yè)的文學(xué)發(fā)展方向。
抗戰(zhàn)時曾任國民黨中央信托局重慶印刷廠的副廠長,以資助進步文化人士著稱。他仗義疏財,人稱“路路通”“百有份”。在重慶文藝界誰沒錢、沒飯吃、沒地方棲身,都找他想辦法。
解放后曾任國際新聞局秘書長兼出版發(fā)行處處長,1952年任外文出版社出版部主任,英文《中國文學(xué)》編輯部主任?!拔母铩逼陂g,馮亦
個人作品
著有文集《書人書事》、《潮起潮落》、《龍?zhí)准贰ⅰ端问?、《聽風(fēng)樓書話》、《西書拾錦》、《歸隱書林》、《擷英集》、《馮亦代散文選集》、《馮亦代文集》(五卷)等。
散文《永遠不忘“閘北大火”》獲彩虹翻譯獎榮譽獎、抗戰(zhàn)文學(xué)征文獎。
人物成就
1938年,馮亦代在香港《星報》任職,此后屢次參與創(chuàng)辦和出版《中國作家》、《耕耘》、《電影與戲劇》、《世界晨報》、《聯(lián)合晚報》、《人世間》等報紙和雜志,他在新聞出版方面的卓越見識使得他將這一見識作為延續(xù)一生的職業(yè),成為中國著名的編輯出版家。
馮亦代在翻譯界也享有盛名,素以選題嚴謹、譯筆簡潔準確著稱。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他就開始從事文學(xué)翻譯,曾翻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成為最早將海明威介紹到中國的翻譯家之一。在以后的日子里,馮亦代相繼翻譯過毛姆、辛格、法斯特等人的作品。他的許多文章后面,都會注明“寫于聽風(fēng)樓”。在這個位于北京三不老胡同的狹小破敗的小屋里,不知他曾經(jīng)聽到過多少個日子的風(fēng)聲雨聲,這樣的老人,心緒早已進入“亦無風(fēng)雨亦無晴”的至境了吧?
“馮亦代的去世是中國翻譯界的一大損失?!狈▏膶W(xué)翻譯家、《世界文學(xué)》主編余中先說。盡管沒有機會與馮先生說過一句話,可是在許多次會議上,馮亦代矍鑠的身影和爽
人物評價
馮亦代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編輯家、學(xué)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隨筆作家。特別是他撰寫的大量介紹西方圖書的文章,猶如穿越太平洋的一股清爽宜人的風(fēng),滋潤著中國讀書人的心田,從此,人們永遠記下了這位傳播知識、傳播友誼的忠厚長者。本書精選了有關(guān)藝壇的回憶性文章及書評精品,從這些樸實無華的文字里,讀者讀到的或許是文字更為重要的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