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翁萬達
別名:字仁夫,號東涯
國籍:中國(明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明潮州府揭陽縣(今汕頭鮀浦)
出生日期:1498年(弘治十一年)
逝世日期: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
職業(yè):將領、大臣、詩人
主要成就:平安南亂、抗擊蒙古俺答汗等
代表作品:《翁萬達集》《稽愆集》《東涯集》
官職:兵部尚書
葬處:大埔三河鎮(zhèn)
人物生平
翁萬達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農歷六月二十八日(1498年7月17日,折算據(jù)《辭?!犯戒洠褐袊鴼v史紀年表.明紀年表,下涉及處折算皆同),為廣東潮州府揭陽縣鮀江里舉登村(今屬汕頭市金平區(qū)鮀浦一帶。據(jù)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紀事》附錄:潮汕地區(qū)的歷史沿革)人。
翁萬達的出身,據(jù)《翁氏族譜》載:翁氏的始祖翁雄,為避戰(zhàn)亂,在72歲時入潮汕,居于鮀江畔之舉登村,創(chuàng)下初基,二年后去世。后四代單傳,至翁萬達之祖父翁可,才育有四子,翁萬達父親翁玉排行第三。翁家至翁萬達出生,早已家道中落。
翁萬達5歲喪母,從小就過著清貧艱辛的生活,但一直勤于詩書。至嘉靖五年(1526年)得中丙戌科進士,時年28歲。一朝成名后,翁萬達開始了26年的從軍從政仕途生涯,其中,戎馬生涯就達16年之久。
翁萬達的仕途生涯,可分為四個階段:
從28歲到34歲為戶部屬吏時期
翁萬達中進土后不久,即授戶部廣西司主事,此后歷任廣西司員外郎、山東司郎中。在
歷史評價
張廷玉《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列傳第八十六·翁萬達:
“(平安南役)是役也,萬達功最,賞不逾常格”。
“(修長城)萬達精心計,善鉤校,墻堞近遠,濠塹深廣,曲盡其宜。寇乃不敢輕犯。墻內戍者得以暇耕牧,邊費亦日省。初,客兵防秋,歲帑金一百五十余萬,添發(fā)且數(shù)十萬,其后減省幾半”。
“(守疆)萬達順風鼓噪,揚沙蔽天??荏@曰:翁太師至矣。是夜(聞名)東去。諸將追擊。大勝。”
(綜述)“萬達事親孝。父歿,負土成墳。好談性命之學,與歐陽德、羅洪先、唐順之、王畿、魏良政善。通古今,操筆頃刻萬言。為人剛介坦直,勇于任事,履艱危,意氣彌厲。臨陣嘗身先士卒,尤善御將士,得其死力。嘉靖中,邊臣行事適機宜、建言中肯窾者,萬達稱首?!薄百澰唬好疁啬苋挝倘f達、張岳,以成安南之功,不失為持重將。萬達飭邊備,整軍實,其爭復套,知彼知己,尤深識遠慮云?!?/p>
葉春及·《翁襄敏安邊記·序》:曾有躬出御虜,介而先驅若襄敏者耶?史臣謂嘉靖中邊臣動
個人作品
翁萬達雖然著述豐贍,詩、文、議、紀等各種文體充備,除了現(xiàn)能見到的書札集《稽愆集》、詩集《稽愆詩》,以及紀念集《東涯集》外,尚有見諸目錄家著錄的《總督奏議》、《三鎮(zhèn)兵守議》、《平交紀略》和《思德堂集》,等。其中,翁萬達好友兼親家鄒守愚將關于他所寫的序、碑、記、議、論、說、疏、書、傳、墓表、墓志銘、祭文編定為《東涯集》,凡17卷。其中篇幅最大的是奏疏,有10卷之多?!稏|涯集》最初的刻本為嘉靖乙卯鄒刻本,此后多次重刻。另,據(jù)饒鍔在《潮州藝文志》中所說,上述《總督奏議》、《三鎮(zhèn)兵守議》二議,在明代時還有單行本。
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有吳奎信、朱仲玉整理的《翁萬達集》,該書結集了有現(xiàn)存可見的大部分翁萬達各時期的作品,為研究翁萬達的重要資料。
軼事傳說
翁萬達四歲時隨父親翁玉出海打魚為生。翁萬達,天天纏著要跟父親去打魚。傳說,海中魚蝦將翁萬達看成是白毛老虎,互相呼喊著逃開了。他父親網網落空,只好返航。自此,凡是帶翁萬達跟著出海便打不到魚;反之則魚蝦滿載。翁玉終于得出晦氣來自兒子的結論。
某次,父親翁玉見翁萬達不在,遂上船出海。正要下網,忽見船艙里鉆出萬達來。翁玉一時氣急,順勢將翁萬達拋進大海,隨后后悔不迭,以為以致溺死親子,不由眼淚直流。悲哀回家里,卻見翁萬達在床上睡覺。傳說,翁萬達掉進大海之后,南海龍王知道他是天上“白虎星”再世,日后要為明朝建功立業(yè),便急命幾名蝦兵蟹將,護送“白虎星”回家。翁玉只認為是神明保佑,大難不死,必成大器。從此,便不再翁萬達將當成晦氣。
明世宗朱厚熜篤信道教,終日煉丹服藥,某晚,正在品嘗長生不老藥間,突后官起火。朱厚熜聞報大驚,就在這時,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忽聞空中有人大喊道:“兄皇勿憂,為弟來救駕?!敝旌駸新劼?,見空
相關爭議
關于翁萬達罷官、起復以至逝于旅途各節(jié),其莆田姻親鄒守愚所撰《翁公萬達行狀》及其《墓志銘》(薛應臍撰)、《神道碑》(王錫爵撰)、《明史》等都說得十分清楚。后人無端生造出如翁萬達錯斬十八翰林,懼帝加罪,藏于棺內,終至在三河壩遇暴雨被沙土堵住氣孔,活活悶死于棺木之中等故事,只是傳說而已。
墓址
翁萬達墓位于梅州市大浦三河壩匯城虎星山,建于1551年,座西向東,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于1957年開山造田時被毀壞,1986年由旅泰華僑陳賓出資重建。墓碑有“明賜進士出身資政大夫兵部尚書賜太子少保謚襄敏崇祀名宦鄉(xiāng)賢東崖翁公墓”,墓前左右對稱豎有石翁仲、石馬、石虎、石羊,寓意千里揚威,是封建時代皇帝詔封有軍功的大臣將士的一種殊榮。這些石像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品,但石翁仲的頭部被不法分子盜走,其后人依照原造型做了修補。墓左是新建的翁衙書屋,內陳列翁萬達生平事跡,墓右側建有一涼亭,供游人歇息。
從墓前可見韓江、梅江和汀江蜿蜒流過,據(jù)說古代順流而下的船只至此因江流曲折,不能揚帆而象下旗致哀,逆流而上的船只因水流喘急,船工要府身船舷奮力撐篙而象匍匐跪行,而夜間因三段水域都有船只燈火,故此墓人稱“日受千夫拜,夜觀萬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