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楊剛
別名:揚繽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西萍鄉(xiāng)
出生日期:1905年1月30日
逝世日期:1957年10月7日
職業(yè):新聞記者,周總理辦公室主任秘書
畢業(yè)院校:北平燕京大學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主要成就:《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中宣部國際宣傳處處長
代表作品:沸騰的夢、東南行、楊剛文集
人物簡介
1928年至1932年就讀于北平燕京大學英國文學系,受進步思想影響,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2年初,楊剛自北平來上海。她介紹同在上海的四哥羊棗閱讀馬列著作和一些進步書籍,向他宣傳所謂“實業(yè)救國”和西方的民主在中國行不通,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才能救中國。使羊棗逐漸認清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本質(zhì),拋棄了個人主義的立場,立志“絕不離開中國共產(chǎn)黨一步”。
1933年用英文寫了短篇小說《日記拾遺》,收入斯諾編譯的中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選《活的中國》。此后在《國聞周報》、《文匯報.世紀風》等報刊發(fā)表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和文藝評論。1938年任香港《大公報》副刊《文藝》主編。在這一時期,她的婚姻破裂,與丈夫鄭侃離異(后來鄭在福建時死于侵華日軍的轟炸)。那以后,楊剛和女兒鄭光迪一起生活。
1943年赴美國學習文藝。1944年至1948年,她擔任《大公報》駐美國特派員,在美國從事新聞采訪,并根據(jù)黨的安排做國際
著作書目
《沸騰的夢》(散文集)1939,上海美商好華圖書公司
《公孫鞅》(歷史小說)1939,文生
《我站在地球中央》(長詩)194O,文生
《桓秀外傳》(中篇小說集)1941,文生
《東南行》(散文集)1943,桂林文苑出版社
《美國札記》(通訊集)1951,世界知識出版社
《楊剛文集》1984,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