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王蘧常
別名:瑗仲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00年6月2日
逝世日期:1989年10月25日
職業(yè):哲學史家、歷史學家、著名書法家
主要成就:當代王羲之
籍貫:浙江嘉興
人物簡介
王蘧常(1900—1989),中國哲學史家、歷史學家、著名書法家。字瑗仲,號明兩,別號滌如、甪里翁、玉樹堂主、欣欣老人,嘉興人,生于天津。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光華大學(今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教授,文史哲藝俱通,著作宏富。
人物經(jīng)歷
王蘧常是現(xiàn)當代以章草著名的書家。3歲時,母顧氏即教他識字,并區(qū)分四聲。4歲時,父以候補知府實授富川知縣,赴廣西任所,全家相從。伯父王步青,授以《文字蒙求》等訓蒙讀物,并教以執(zhí)毛筆“描紅”。繼讀四書與《毛詩》。7歲時即耽讀韓愈、柳宗元文章,作詩10余首,被譽為“神童”。10歲時入富川縣學受讀。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父攜眷回嘉興。1912年,入嘉興高等小學。14歲,因成績優(yōu)異,越級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學。入學前,曾將省立第二中學教師劉子庚所著《中國文學簡史》加以注釋。劉子庚見后大喜。病發(fā)時,字帖壓身下,為汗?jié)n損壞,重換一本;又壞,再換一本。臥病兩年多,換帖4本,遂對二王書法體會精深。病愈,讀攻《爨龍顏碑》等六朝碑版。讀包世臣的《藝舟雙楫》,更加潛心書法。
1917年夏,沈曾植自上?;丶闻d。蘧常仰慕已久,但不敢貿(mào)然當面請教,托名“黃阿龍”,把平時讀書所遇疑難問題20余條寫成一信,寄去請教,引起沈曾植注
藝術特色
王蘧常在《書法答問》中提出6個要求:一、在專一;二、在敏速;三、在誠正;四、在虛心;五、在博??;六、在窮源委。這6條都很有意思,第二條敏速二字很有意思,敏而好學,速就是不怠,心里有底了就要迅速行動,第六條的追根尋底這一點對書法家來說很重要,知字之來源變化,草法之各種寫法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可以看作學書的度世金針。王蘧常善于博取古澤,諸如漢簡、漢陶、漢磚、漢帛中的有益因素他都一一汲取,加之他深厚的古文字功底和文化修養(yǎng),故能將之一一冶之于章草之中,所作恢宏丕變,蔚為大觀。
應該說,王蘧常自視是頗高的,在心里是將書法看作是學問的流露和表現(xiàn),他寫信時也用古章草;包括信封也是如此,寧可再在旁用小字注出。收信人要琢磨上一天半天。為什么要這樣?就是在他潛意識里告訴你,這不僅僅是書法,而且是一門學問,它限定在極少數(shù)人的范圍里,顯示了一種知識的高貴與尊嚴,他將信寫成章草是將你看作與他一樣是有學問的人,就像水平
章草高峰
康有為曾在王蘧常恩師沈曾植面前說過“咄咄逼人門弟子”(《書譜》總76期18頁)一語,沈先生以為獎譽過甚,實則與衛(wèi)夫人當年流涕感嘆“此子(王羲之)必蔽吾書名”(祝嘉《書學史》1984年版61頁)無異。事實證明,王蘧常以其不可替代的藝術成就遠遠超出了他的恩師,成為本世紀可與古代的書法大師相提并論的一代宗師。
章草主要盛行于漢至晉代,與行草類似,大多筆意流暢,字跡娟秀,屬帖學一路。除晉代陸機的《平復帖》以外,其他章草書跡均以嫵媚勝,元代趙氏,明代宋克更是每況愈下,去古益遠。清代末年,阮、包、康諸賢力倡北碑,始有大量寫碑的書家出現(xiàn)。沈曾植并探索草書與北碑的結(jié)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沈更多從倪元路、黃道周等明代書家入手,點畫方折過死,做作太甚。用筆常尖鋒入紙,使點畫尖刻外露。結(jié)字東歪西到,有意跌蕩,過于安排。沈所以名大,一緣于官高,二緣于學顯,功力實有不逮。沈曾植為后代開一種風氣。本世紀其他章草書家如王
人物年表
1900年6月生,3歲時識字,區(qū)分四聲。4歲時隨父赴廣西,習《文字蒙求》等訓蒙讀物,并執(zhí)筆“描紅”,繼讀四書與《毛詩》。7歲時耽讀韓愈、柳宗元文章,作詩10余首,被譽為“神童”。10歲時入富川縣學受讀。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父攜眷回嘉興。
1912年,入嘉興高等小學。14歲,越級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學。15歲始代父作字,初露頭角。后因病輟學,在病床上以指代筆,摩挲唐拓《十七帖》影印本,比畫記憶。
1917年夏,蘧常仰慕沈曾植。次年,沈曾植給予示范。又取《鄭文公碑》墨拓八大軸相贈。
1920年入無錫國學專修館,受教于唐文治。21歲時,蘧常編寫《三代史》,在報刊上零星發(fā)表,王國維讀后大為贊賞,譽之為“王三代”。
1924年畢業(yè)于無錫國學館,同年由唐文治介紹,入私立無錫中學任教。
1925年至1926年任無錫專門國學院講師。
1927年去上海,次年,繼續(xù)鉆研諸子學派,撰成文稿,并獲知于梁啟超。
1928年至192
主要論著
主要論著有:《諸子學派要詮》、《先秦諸子書答問》、《嚴幾道年譜》、《沈寐叟年譜》、《國學講演稿》、《國恥詩話》、《王蘧常章草藝術》、《諸子新傳》、《荀子新傳》、《明兩廬詩》、《續(xù)許氏嘉興府志經(jīng)籍志》、《商史墳典志》、《商史·湯本記》、《禮經(jīng)大義》、《諸子學派要詮》、《先秦諸子書答問》、《抗兵集》、《梁啟超詩文選注》、《顧亭林詩集匯注》、《顧亭林詩譜》、《顧亭林著述考》、《書法答問》、《明兩廬題跋劫余錄》等。遺著《秦史稿》。主編有《中國歷代思想家傳記匯注》(與錢萼孫合作)、《江南二仲集》。又有著作《錢衎石年譜》等多種,經(jīng)戰(zhàn)亂散佚。王蘧常教授主要著作目錄:
已出版的
1.禮經(jīng)大義無錫印書館出版
2.諸子學派要詮上海中華書局出版上海書店有影印本
3.先秦諸子書答問同上附在詮后
4.荀子新傳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5.嚴幾道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神州國光社近代歷史叢刊戊戌變法有選本臺灣有翻印本
6.沈寐叟先生年譜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