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汪胡楨簡介

    汪胡楨

    更新時間:2019-04-24 18:20

    汪胡楨,著名水利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水利部顧問。他是我國現(xiàn)代水利工程技術的開拓者,被水利界譽為“中國連拱壩之父”。汪胡楨(1897~1989),浙江省嘉興縣人,中國現(xiàn)代水利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15年,嘉興一中畢業(yè)。1917年畢業(yè)于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現(xiàn)河海大學),后留學美國,1923年獲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貒?,歷任河南工程學校、中央大學、浙江大學教授,導淮委員會設計主任工程師、整理運河討論會總工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治淮委員會委員兼工程部長、淮河水利工程總局副局長、北京勘測設計院總工程師、黃河三門峽工程局總工程師、北京水利水電學院院長、中國水利學會第二屆臨時常務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水利學會第三屆名譽理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0~1978年任北京水利水電學院院長,以后任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現(xiàn)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名譽院長。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汪胡楨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省嘉興市

    出生日期:1897年7月12日

    逝世日期:1989年10月13日

    職業(yè):水利科學家,院士

    畢業(yè)院校:河海大學,康奈爾大學

    主要成就:主持佛子嶺水庫大壩、三門峽水庫

    代表作品:《水工隧洞的設計理論和計算》、《地下洞室的結構計算》

    所任院長:北京水利水電學院

    人物生平

    2

    汪胡楨1897年7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嘉興府(嘉興市)。

    15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生活的艱辛使少年的汪胡楨養(yǎng)成了勤勞簡樸的習慣。他刻苦學習,1915年中學畢業(yè)后以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先生的學生。在李先生的教育和影響下,他懂得了“什么是水利”。汪胡楨從上水利第一課開始,就愛上了這個行業(yè),并立志改造自然,征服江河,振興中華。

    1920年,汪胡楨赴美入康奈爾大學研習水力發(fā)電工程,成為中國最早出國學習這門工程的人。1923年,獲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并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鐵路電力公司實習,曾參加摩爾根瀑布(MorganFalls)水電站、騷吐斯水電站(Saw-toothWaterpowerPlant)的設計和施工,使其學業(yè)更為堅實。為了解歐美水道情況,他到過美國不少地方,回國時又去了英國、法國、瑞士、比利時、荷蘭、德國等國家,參觀了許多水電站。這次環(huán)球旅行,

    展開閱讀全文 ∨

    水利技術

    3

    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

    50年代初,鋼筋混凝土連拱壩剛問世不久,僅美國及阿爾及利亞各有一個成功的例子。然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剛誕生不久的大地上,卻矗立起一座由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佛子嶺水庫大壩。這不僅在當時被國內水工界視為奇跡,這座水庫的設計和施工,就是汪胡楨主持的。

    治淮方略

    1950年,汪胡楨擔任治淮委員會委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與制定“治淮方略”。他和錢正英在曾山同志的率領下,專程去北京向周恩來總理匯報,得到總理的積極支持。治理淮河是汪胡楨為之奮斗了半生而沒有完成的愿望,如今這個愿望得以實現(xiàn),他心情十分激動。當“方略”一獲批準,汪胡楨就率領工程大軍前往大別山區(qū),籌建“方略”中主要工程措施之一的佛子嶺水庫。該水庫位于準河上游淠河上,規(guī)模宏大,技術復雜,加之新中國成立不久,抗美援朝正在進行,建材不足,技術人員缺乏,施工機械更缺,連振搗器都沒有,且大別山區(qū)交通不便,運輸

    展開閱讀全文 ∨

    水利教育

    4

    汪胡楨本人不僅在水利建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還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水利建設人才。早在1935年,在他建議下,利用工賑,以他為主考,錄取了嚴愷、張書農、王鶴亭、伍正誠、粟宗嵩、徐懷云、薛履坦等分赴英、美、德、法、荷留學,現(xiàn)在他們都已成為中國卓越的水利專家。在修建佛子嶺水庫時,人才奇缺,他帶領一批知識分子邊干邊學。汪胡楨把從國外帶回的書送到圖書館,成為大家爭相借閱的書;他親自講授“壩工設計通則”、“佛子嶺連拱壩的初步設計”等課程,人們把工地稱為“佛子嶺大學”,并親切地稱他為校長。這個大學培養(yǎng)了一代新人,如曹楚生、曹宏勛、朱起鳳等現(xiàn)均已成為技術骨干,在水利建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1960年,汪胡楨任北京水利水電學院院長。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他一貫的教育之道,他除編講義親自授課外,還關心實驗室的建設和學生的生產實踐。1965年,年已67歲的汪胡楨,親自帶領師生,去黃河中游磧口實地勘測設計,住窯洞、吃粗糧,完成了

    展開閱讀全文 ∨

    學術探索

    5

    《地下洞室的結構設計》

    在水利水電、鐵道、煤炭系統(tǒng)等工程建設中,地下洞室的力學分析是最繁瑣的工作,不僅費時,且易出錯,是設計人員最感頭痛的事,為此,汪胡楨撰寫了《地下洞室的結構設計》一書。該書以地下洞室中最常用的圈門式結構為準,推導出力學分析中全部所需公式、載常數(shù)的一般算式,并用電子計算機算出上述常數(shù)的數(shù)值,列成計算表,供查用,大大加快了計算速度,提高了設計質量。此外,還撰寫出版了《水工隧洞的設計理論和計算》;主編和編寫了700余萬字的《現(xiàn)代工程數(shù)學手冊》。這是目前國內少有的大型工具書之一,它側重于數(shù)學理論與方法在工程和科學中的應用,因此,它是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科學工作者所迫切需要的工具書之一,在工程科學技術人員和數(shù)學工作者之間也起到一定的橋梁作用。汪胡楨編著這些書時,已年逾八旬,身患糖尿病、腿部神經炎、白內障,走路艱難,左眼失明,右眼只有0.1的視力,看書、寫字必須用高倍放大鏡,每天伏案工作

    展開閱讀全文 ∨

    個人簡歷

    6

    1897年7月12日生于浙江省嘉興縣。

    1917年畢業(yè)于河海工程專門學校。

    1920—1923年在美國紐約康奈爾大學學習水力發(fā)電,獲土木工程碩士學位。

    1923—1924年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鐵路電力公司實習。

    1924—1926年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學任教。

    1927年任太湖流域水利工程處副總工程師。

    1929年任浙江省水利局副總工程師。

    1929—1931年任導淮委員會工務處設計組主任工程師、第十二區(qū)工賑局局長兼皖淮主任工程師。

    1931—1949年1931年起歷任中國水利工程學會第二至第十屆董事會董事、第七屆副會長兼出版委員會主任。1936年任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

    1934年任整理運河討論會總工程師。

    1935—1937年任中國經濟委員會水利處設計科長。

    1938—1945年先后在中國科學社、厚生出版社譯書、編書。

    1946年任善后救濟總署蘇寧分署賑務組副組長,水利委員會派駐聯(lián)合國救濟總署辦事處顧問。

    1946

    展開閱讀全文 ∨

    主要論著

    7

    1、汪胡楨,周文德,李藕莊等.中國工程師手冊.上海:厚生出版社,1944.

    2、汪胡楨.水工隧洞的設計理論和計算.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77.

    3、汪胡楨.地下洞室的結構計算.北京:電力工業(yè)出版社,1982.

    4、汪胡楨,羅汝梅,楊真榮等.現(xiàn)代工程數(shù)學手冊.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5.

    5、汪胡楨.重力壩的主應力網.北京:《水利學報》,1981(6):61—66.

    6、汪胡楨.長江三峽節(jié)水船閘的初步探討,北京:《水利學報》,1983(7):4753.

    7、汪胡楨.怎樣實施長江三峽水庫經濟開發(fā)性移民政策.武漢:《人民長江》,1987(5):24.

    職位變遷

    8

    1923年畢業(yè)于美國康乃爾大學,獲土木工程碩士學位。

    汪胡楨歷任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中央大學、浙江大學教授。

    汪胡楨是中國水利工程會第二至第十屆董事會董事、第七屆副會長。

    汪胡楨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

    1960年至1978年任北京水利水電學院院長,以后任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名譽院長。

    1979年任水利部顧問。

    汪胡楨是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委,第六屆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