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傅惜華
國籍:中國
民族:滿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70年
職業(yè):戲曲研究家
畢業(yè)院校:北京蒙藏專門學校
代表作品:《北京傳統(tǒng)曲藝總錄》《中國古典文學版畫選集》
人物簡介
傅惜華(1907年-1970年),又名寶泉,北京滿族,富察氏。戲曲研究家、俗文學研究專家和藏書家。
1907年農歷五月初五,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姓富察的滿族家庭。他出生后不久,旋即爆發(fā)了辛亥革命。這場革命,推翻了滿洲貴族統(tǒng)治了250多年的大清王朝,以后又是各路軍閥連年混戰(zhàn)。
社會的動蕩使傅氏家族的生活每況愈下,所以,傅惜華在北京蒙藏專門學校畢業(yè)之后,就沒有能繼續(xù)升學,而是走向了社會。但他從學生時代養(yǎng)成的博覽群書和刻苦鉆研的習慣,為其以后從事藝術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個人經(jīng)歷
其書齋曰“碧蕖館”,因藏書精良而馳名,部分學者因工作需要往借圖書,傅惜華大都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只是必須得留下借據(jù),這是他多年以來立下的規(guī)矩。康生在文革前曾讓人代他去傅家“借”書,當?shù)弥剔○^借書須由本人寫下借據(jù)時,大為惱火。就這樣,傅惜華無意中將康生等權貴得罪了。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不久,傅惜華和家人不斷地遭到批斗。一天,來了一群造反派,把他和一家老小關在一間小屋里不準出來,然后把他幾十年來苦心收藏的數(shù)萬冊圖書、一些珍貴的字畫以及其他物品裝了滿滿的二卡車拉揚長而去。書被抄走的當天,面對空空如也的碧蕖館,全家人的悲憤和抑郁可想而知。
這天晚上,受到驚嚇打擊的傅夫人想用自殘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自殘的結果卻使她的身體和身心受到了更大的摧殘。在飽受心靈和病痛的折磨后,傅夫人于1969年1月10日無望地離開人世,終年還不足58歲。夫人的去世,使久病的傅惜華更是雪上加霜,病上加病。據(jù)傅珣先生說,當時所有的圖書
學術成就
1931年,傅惜華在梅蘭芳、齊如山等人創(chuàng)辦的北平國劇學會任編輯部主任,代理事長,并參與主編了《國劇畫報》、《戲劇叢刊》。他曾與傅蕓子主編《華北日報·俗文學》周刊,1941年后,沒有上過大學的傅惜華在北京大學開始講授中國文學、戲曲。建國后,在中國戲曲研究院任研究員、圖書館館長等。
正當其忙于筆耕、忘我工作時,病魔殘酷向他襲來。中風使他半身癱瘓,右手不能拿筆寫字。他以堅強的毅力開始練習用左手寫字,先后記錄了萬余張卡片?!侗本﹤鹘y(tǒng)曲藝總錄》、《清代雜劇全目》、《中國古典文學版畫選集》以及未能出版的《清代傳奇全目》等著作,就是他重病之后編著的。
著有《綴玉軒藏曲志》、《中國小說史略補編》,編有《戲曲選》、《中國古典戲曲總錄》、《子弟書總目》、《元代雜劇全錄》、《北京傳統(tǒng)曲藝總錄》、《中國古典文學版畫選集(上下)》(1981年,該書才得以出版)、《白蛇傳集》,參加編?!吨袊诺鋺蚯撝伞贰?/p>
傅惜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