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郭風惠
別名:貴瑄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出生地:河北河間
出生日期:1898年
逝世日期:1973年
職業(yè):河北河間三中校長
畢業(yè)院校:北京大學
代表作品:《風惠樓詩剩》,《郭風惠書法選》,《花鳥四屏》
人物生平
●郭風惠(1898年-1973年)字麾霆,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家、學者、詩人、藝術(shù)家。
1904上學,1908年開始寫詩作畫,1915年入北洋大學讀法律,1919年轉(zhuǎn)學入北京大學后以法學、英語博士畢業(yè)。1926年入幕宋哲元部,任綏、察二省教育廳廳長。1929年率北方教育考察團赴日考察,后任河北河間三中校長。1935年重隨宋哲元將軍,與張自忠等在蘆溝橋?qū)θ兆鲬?zhàn),實為在抗日前線奮戰(zhàn)的教育家。解放后潛心寫詩作畫,首開電視書法教學之先河。
1898年,郭風惠生于“戊戌變法”之年。其先君郭連域為清朝拔貢,思想求新,與末代狀元劉春霖、宣統(tǒng)老師陳寶琛、民國教育總長傅增湘為學問至交,藏書極富。秉承家學,郭風惠6歲受書;10歲可誦詩經(jīng)、楚辭,能為詩、寫聯(lián)、畫四屏大幅;13歲讀醫(yī)書,能為人醫(yī)病。是當時“神童”。17歲入北洋大學讀法學,始在《大公》、《益世》等多種報刊發(fā)表詩文,引起李芹香、嚴范孫兩位先生注意。李、嚴二先生常
人物評價
郭風惠曾用鐘鼎文寫過一幅“德唯取友,善在尊師”的書法作品,這是他為人信條,也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一生以其偉大的人格和深厚學養(yǎng),因材施教,不囿于一家一體;學者從其教,也如探龍藏,取之無盡,為國家培養(yǎng)了無數(shù)優(yōu)秀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現(xiàn)當代的劉貫一、楊秀峰、牛滿江、鄧拓、肖華、王昆侖、王雪濤、李苦禪、王遐舉等都在一定方面得其沾溉。郭風惠完全當?shù)闷鹨淮趲煹姆Q號。晚年,郭風惠在“文革”中受到嚴重沖擊,病痛纏身,目幾不能視,一生研究成果和創(chuàng)作被毀失殆盡。但他在逝世前仍受周恩來總理之托,為北京中山公園題寫了“來今雨軒”大匾(徐世昌所題原匾被紅衛(wèi)兵做了廚房切菜板。現(xiàn)匾是1985年趙樸初所題)。(魏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