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萬小散
別名:萬梅罕(藝名)
國籍:中國
民族:傣族
出生地:云南省潞西
出生日期:1963年12月
逝世日期:2013年5月2日
職業(yè):演員
主要成就:國家一級演員
人物生平
萬小散生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遮放鎮(zhèn)南冷村。一九七九年考入德宏州民族歌舞團工作,后主要從事戲劇表演。她能歌善舞,天資聰慧,頗有悟性,具有較好的表演潛質,在老同志的鼓勵幫助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她很快就從一個只會唱山歌的孩子,成為劇團的骨干演員。一九八0年,她在《娥并與桑洛》中扮演娥并,開始嶄露頭角,對她扮演的娥并,許多觀眾至今不能忘懷。
一九八一年,萬小散在肖德勛改編,刀成明執(zhí)導的神話劇《朗推罕》中擔任女主角。《朗推罕》(即孔雀公主)的故事在傣族地區(qū)可謂家喻戶曉,f婦孺盡知,在編導的啟發(fā)下,她抓住朗推罕“美”這一本質特點,用優(yōu)美的唱腔,優(yōu)美的舞姿,優(yōu)美的語言刻畫出一個外貌翩翩若驚鴻,內(nèi)心冰清玉潔的朗推罕,使朗推罕成為傣族群眾心目中美的代表,美的化身。該劇一經(jīng)上演,立即得到觀眾的喜愛,上演多年而經(jīng)久不衰。一九八五年,該劇片斷《金湖邊》那種濃郁的民族風格,獨特的服飾文化,流暢自然的表現(xiàn)形式,引起日本
成就與榮譽
萬小散,藝名萬梅罕。1963年11月出生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979年,萬小散便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德宏州民族歌舞團傣劇隊錄取。
她是中國傣族戲劇文化的傳承人,德宏州唯一的一位國家一級演員,青年表演藝術家,德宏州政協(xié)委員,原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副團長。從藝20多年來,扮演了眾多的藝術人物與角色,被譽為傣族的“孔雀公主”,并錄制了中國首盒傣族音樂“嘎秧”“竄寨”“傣鄉(xiāng)情”“美麗德宏”系列民族音樂專輯。
萬小散多次榮獲國家和省藝術大賽一等獎和全國少數(shù)民族金孔雀大獎,為云南省少數(shù)民族文化藝術作出了突出貢獻。
曾在《娥并古桑洛》、《海罕》、《朗推罕》、《昌弓相》、《相夢》、《南西拉》等十多部大型傣劇中擔任女主角,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性格飽滿的舞臺人物形象,在傣劇方面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對傣劇的表演、傣劇的聲腔、傣劇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代表性成果:
創(chuàng)作排演的大型傣劇《南西拉》該劇是通過南西和召朗
藝術歷程
萬小散就是傣劇的表演完成者,她就是傣族戲劇中一切美麗與純潔的公主,善良與聰慧的少女,正義與堅韌的天使、高貴與神圣的女神。傣族戲劇在二百余年的發(fā)展歷史中萬小散的出現(xiàn)是其中最絢爛的一筆,傣族人民把它尊為傣族戲曲的女神,是因為她創(chuàng)造的一個個鮮活的傣族女性形象深深地烙在了傣族人民的心中,是因為她的戲劇表演把傣族文化提高到相當?shù)母叨?,使傣劇和其他民族戲劇并駕齊驅而更有民族的自尊感、自豪感。
一、作為傣族戲曲女神的萬小散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一部根據(jù)民間敘事詩改編的傣劇《娥并與桑洛》上演,這部被稱為“傣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作品奠定了傣劇走向成熟的標志,被譽為“東南亞的藝術明珠”。萬小散在傣劇《娥并與桑洛》中扮演娥并,開始嶄露頭角,她那聲情并茂,凄婉幽怨的演唱,清新質樸,細膩傳神的表演,把一個美麗、善良、向往美好愛情,但最終被惡勢力毀滅的傣族婦女的悲劇形象演繹得催人淚下,對她扮演的娥并,許多觀眾至今不能
其它相關
逝世
德宏州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傣劇文化傳承人萬小散同志因病于2013年5月2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