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伍蠡甫
別名:敬庵,字叔潛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00年9月
逝世日期:1992年
職業(yè):畫家、翻譯家
代表作品:《談藝錄》、《中國畫論研究》
人物生平
伍蠡甫筆名“敬庵”,字叔潛。先后就讀于北京匯文附小、上海青年會中學、—E海圣約翰大學附中、復旦大學等校。
既有家學淵源,加之天資聰穎,以優(yōu)異成績留學英國,入倫敦大學攻讀,在這所舉世聞名的學府中,伍蠡甫潛心治學,廣涉外國名著,涉獵西方文學理論。學成歸國后,歷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外國文學系主任,同時從事外國文學翻譯工作。
三、四十年代,伍蠡甫還被中國公學、暨南大學等聘為外文系教授,并任黎明書局副總編輯,主編《世界文學》雜志雙月刊,主持編輯出版《西洋文學名著叢書》和宣傳中外學術的《文摘》,曾被北京故宮博物院聘為顧問,又擔任國際筆會中國分會秘書。
伍蠡甫早在英國倫敦大學攻讀時,已立志為國人介紹西學、引進名著讀物,并擬定了翻譯名著大綱,回國時甘愿舍料?;貒?,他先后翻譯出版了俄羅斯大文豪高爾基的作品《文化與文明》(大時代書局出版發(fā)行);《蘇聯(lián)文學諸問題》(開明書局出版);德國歌德的《威廉的修業(yè)時
成就榮譽
伍蠡甫通過對中西繪畫和畫論的研究,逐漸感到現(xiàn)代西方美學,尤其是后印象派舍“再現(xiàn)”而取“表現(xiàn)”,強調(diào)畫中有“我”,實與國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殊途而同歸。他以為對中西繪畫美學的比較研究,實為一項重要工作,因而他在這方面用了很大的功夫。他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上,力求寫生而不忘創(chuàng)意,注重“丘壑內(nèi)營”,表達畫家的真情實感和思想境界,富有學養(yǎng)和書卷氣,曾多次在國內(nèi)外舉行個人畫展。作品出版有《伍蠡甫山水畫輯》,論著有《談藝錄》、《中國畫論研究》、《伍蠡甫藝術美學文集》、《名畫家論》,并主編《中國名畫欣賞辭典》、《山水與美學》。同時,在教學領域開系統(tǒng)研究西方文論之先河,撰有《歐洲文論簡史》,并主編《西方文論選》、《現(xiàn)代西方文論選》等。
外界評價
著名畫家高劍父贊譽他的國畫:“雅得石濤之旨,能從北苑中寫出自己個性來。,’劉海棠則稱贊曰:“畫筆老拙遒辣,實踐理論相呼應”。徐悲鴻生前曾觀賞過伍蠡甫國畫展,他用杜甫詩句“元氣淋漓嶂猶濕”來題贊伍老的山水畫。
伍老是位很具親和力的專家,但他從不拿大擺架,而是不驕不躁,謙遜謹慎,平易近人,絕不搞“我是主編我說了算”。那時為了便于開展工作,擴大影響,提高辭典的知名度,伍老提出要增聘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饒宗頤和美國堪薩斯納爾遜美術館研究員李鑄晉為編委會的顧問,并寫成專函要出版社復印轉(zhuǎn)發(fā)給各編委征求意見。我看到專函后向伍老提問:可否也聘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考古系主任方聞教授為顧問?伍老馬上同意,立即補充一信說:“方聞先生理應聘為顧問,茲附上他的通信地址,請貴社寄去聘函為要?!焙笥芯幬睾岢鲆嗽偌由蟿⒑K谙壬鸀轭檰枺槔嫌中廊徊杉{。并具函讓我登門拜望劉老,除送上聘書還請他為“名畫賞典”封面題箋。伍老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