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胡奇才
別名:胡其財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
出生地:湖北黃安
出生日期:1914年9月
逝世日期:1997年7月3日
職業(yè):軍人
畢業(yè)院校: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主要成就:榮獲一級八一勛章 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勛章 榮獲一級解放勛章 1988年7月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代表作品:《坎坷的路》(胡奇才將軍回憶錄)
軍銜:中將
簡介
胡奇才,一九二九年參加革命。一九三零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轉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軍委警衛(wèi)營班長、排長,紅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二團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三十三團、三十五團政治委員,第十一、十二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谷諔?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七○團副團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大隊六隊隊長,延安赴山東干部大隊大隊長,山東縱隊第八支隊副司令員,第四支隊政治委員,第一支隊司令員兼第二軍分區(qū)司令員,山東縱隊第一旅副旅長,魯中軍區(qū)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山東軍區(qū)第三師副師長。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遼東軍區(qū)第三縱隊司令員,第四縱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遼東軍區(qū)司令員,沈陽軍區(qū)空軍副司令員,遼西軍區(qū)司令員,赴朝參觀團團長并代二十兵團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顧問組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
革命歷程
胡奇才,男,1914年9月生,湖北黃安(今紅安)人。原名胡其財。
1929年參加革命活動。
1930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紅一軍第一師一團一連當戰(zhàn)士。
1931年1月到鄂豫皖軍委警衛(wèi)營任班長、排長,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1932年5月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任紅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二團九連副連長、政治指導員。參加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歷次反“圍剿”作戰(zhàn)和西征入川。10月任第三十二團三營政治委員。
1933年1月任第三十一團一營政治委員。7月后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一師第三十三團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創(chuàng)建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和歷次反“圍攻”作戰(zhàn)。
1935年5月率部參加長征,9月任紅四軍第十二師第三十五團政治委員。
1936年2月任紅四軍第十一師政治委員,4月改任第十二師政治委員,率部長征北上到達甘肅會師。抗日戰(zhàn)爭開始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七O團副團長,不久入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習。
1938年5月起先后任抗
生平事跡
胡奇才出生于湖北黃安(今紅安)高橋區(qū)李家田村一個佃農(nóng)家庭,全家七口人,靠租種地主一石田、撐持一個小的豆腐坊度日。小小年紀,胡奇才就在豆腐坊、田畈隨家人一起從事力不勝任的勞作。母親因產(chǎn)后熱不幸去世后,他更是竭盡全力替父親分擔繁重的農(nóng)活。9歲進村里私塾讀書,半耕半讀,三年乃輟。雖然只讀了三年,可他的啟蒙老師、共產(chǎn)黨員張楚峰,對他的教育和影響極為深刻。
1929年,胡奇才親眼看到敵人把張楚峰抓到村前的河邊,殘酷地殺害了,他滿腔悲憤,參加了少先隊。他村地處赤白兩區(qū)交界,少先隊的主要是任務是站崗放哨。1930年8月的一天,胡奇才正在后山頂上放哨,少先隊大隊長說:上級號召要擴大紅軍,你們誰要參軍,趕緊去報名。他連忙答應:我去!父親拉住他說:你祖父年邁,哥哥病重,兩個妹妹還小,我身體也不好,你走了,家里怎么辦?他回答說:不參加紅軍,都沒有活路!一狠心,參加了華河區(qū)紅軍特務營。他從小生得身材魁梧,能吃苦耐勞。
人物性格
胡奇才中將作戰(zhàn)敢拼命,身經(jīng)數(shù)百戰(zhàn),負傷6次,遇險無數(shù)。
胡奇才將軍八十高齡,仍氣壯如牛。與人握手,堅定有力,握住后必使勁捏壓,再搖三搖。握完之后,印象極深。
胡奇才將軍喜打網(wǎng)球,有其詩為證:“揮臂趕著圓球飛,蹦縱跳躍顯神威,不是當年打敵人,倒須用腦灑汗水。”胡奇才將軍喜釣魚,有其詩為證:“烈日當頭曬,魚兒上鉤來,風光無限好,興味永不衰?!焙娌艑④娤矔ǎ衅湓姙樽C:“文房四寶,切不可少,學習書法,陶冶情操。多看勤寫,不斷提高,手捧證書,心海如潮?!?/p>
1993年11月7日,余出差北京,不慎腿、手骨折,住阜成路三零四醫(yī)院??途铀l(xiāng),舉目無親。胡奇才將軍聞知,偕夫人王志遠每星期必來探視,每來必攜一煲湯,或豬蹄湯,或鯽魚湯,或紅棗桂圓湯。將軍摸摸余受傷部位,囑曰:“動一下?!庇嗍故种?、腳指動之,將軍喜曰:“無礙,無礙。戰(zhàn)爭年代我受了六次傷,指頭能動就好辦?!逼鋾r,余與將軍僅一面之交也。
人物評價
一位外國軍事學者在仔細研究了新開嶺戰(zhàn)役和塔山阻擊戰(zhàn)后,十分驚詫地說:“胡將軍居然是位從班連營團旅師軍、一級沒漏提拔起來的土生土長的高級將領?!?/p>
戰(zhàn)斗
“胡奇才,真勇敢,帶領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個翻譯官?!边@是當年曾流行于臨朐冶源的民間小調(diào),七八十歲的人很多還能哼上幾句。冶源鎮(zhèn),位于臨朐縣中部的交通要道,是歷來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1938年日軍侵入臨朐后,隨即占領并駐守冶源??谷諔?zhàn)爭后期,八路軍對敵人全面反攻。1945年6月18日,八路軍魯中部隊解放盤陽村,19日,解放七賢村,20日,包圍了冶源。
攻克冶源,會使臨朐城的日軍失去南面的屏障,八路軍可直接威脅臨朐城。因此,八路軍魯中軍區(qū)對冶源戰(zhàn)斗極為重視,派參謀處處長胡奇才赴前線指揮。參戰(zhàn)部隊除了魯中軍區(qū)主力部隊外,臨朐縣地方抗日武裝也參加了戰(zhàn)斗。這時,駐守冶源的是偽軍潘樹勛部的一個中隊,共300余人。八路軍包圍冶源后,守軍接二連三地派人到臨朐縣城向日寇求援。但當時臨朐城里的日寇只有30余人,接到情報后,他們感到情勢緊張,便向駐在益都的日軍大隊部求援。1945年6月20日下午,駐益
相關圖書
圖書信息
書名: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
作者:張正隆
出版社:白山出版社
出版年:2011-9
定價:69.9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806878989
內(nèi)容簡介
《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是著名軍事文學作家張正隆繼《槍桿子1949》之后推出的又一軍事雄文。書名取自元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他再次深度抒寫四野戰(zhàn)史,首次聚焦四野名將——梁興初、李天佑、丁盛、鐘偉、胡奇才、韓先楚、劉震、鄧華、賀晉年、黃永勝、劉亞樓、解方、蘇靜、吳克華、李作鵬、徐國夫等人的軍事生涯。戰(zhàn)爭親歷者的口述史,首次公開發(fā)表來自于四野名將后人的百余幅珍貴老照片。
作者簡介
張正隆,1947年出生,遼寧本溪縣草河口鎮(zhèn)人。著名軍旅作家。中共黨員。1966年高中畢業(yè),1968年赴本溪縣小市公社插隊務農(nóng),1969年應征入伍參加解放軍,歷任81065部隊戰(zhàn)士、排長、新聞干事、宣傳干事、沈陽軍區(qū)文化部創(chuàng)作室專業(yè)作家。197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