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張月兒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07
逝世日期:1981
代表作品:《歌姬同樂宴瓊林》
原名:張幗雄
祖籍:廣東順德謝村
個人簡介
張月兒原名張幗雄,一九○七年出生于廣東番禺鐘村謝村一個貧農(nóng)家庭,但因家貧被賣到新會由養(yǎng)母(阿姑)撫養(yǎng)成人,在老音樂師傅徐桂福門下學藝。她十三歲登臺,初試歌喉,各大唱片公司就爭相聘請去灌唱片。當時香港歌林唱片公司匯集名家灌了《歌姬同樂宴瓊林》一曲,就稱張月兒為歌界明星,熊飛影為大喉領(lǐng)袖,郭湘文為平喉領(lǐng)袖,劉碧云為子喉后學。二十年代,張月兒的唱片《蝶迷》、《花月留痕》、《游子悲秋》、《愛花情果》、《鶯鶯酬柬》、《口花花》、《拜金花》、《難兄難弟》、《字花廠尋妻》等,已風行于省港澳,“歌界明星”美譽,張月兒是受之無愧的。三十年代,影星阮玲玉自殺,張月兒既哀悼這一代紅星,更憤恨那吃人的社會,特邀名撰曲家吳一嘯,為她寫一首《一代藝人》。此曲問世后,竟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曲。張月兒不但平喉自成一家,在演唱諧曲方面,更有獨到之處,如《通臺佬倌》、《呃神騙鬼》、《睇相》等曲,都是歷唱不衰的。加上她能唱
職業(yè)生涯
曲藝界的人都知道,徐桂福老師傅是十分嚴厲的,最恨以藝術(shù)為兒戲,用行話說就是“有衣食”,藝員遲到,必見福師父守候門前,叫她看看鐘,跟著來一頓批評。藝員在演唱時,如有不夠嚴肅的地方,福師父就站在臺下嚴加指責。張月兒經(jīng)常對門生談及,她學藝時,常被師父打得藏在臺底。
小明星與張月兒、白嬋娟。
張月兒在嚴師教誨之下,養(yǎng)成了對藝術(shù)一絲不茍的習慣。她教門生,并不單純教唱,連出臺的風度,唱時的口形,面目的表情都加以指正。張月兒最反對不問曲內(nèi)情由,都套以一種固定的唱腔。她常教導門生,運用唱腔,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她演唱的每一首曲,都是經(jīng)過精心處理的,例如《一代藝人》與《游子悲秋》,同是平喉獨唱,兩首曲的二黃,亦大同小異,一般的唱法,是可以相同的,但張月兒唱“野草閑花已非當年風韻”的“當年”,在兩字之間,運了一個一氣呵成的多音腔,唱來既悲且憤;唱“一別家園已是秋涼時候”的“秋涼”,則吐出“秋”字后,并不歇
個人作品
作為演員,曾經(jīng)拍攝過的電影:點錯鴛鴦(1963)....徐志偉巧鳳試郎心(1962)沙三少與俏銀姐(1961)....沙母蝴蝶夫人(1954)....三姑好女十八嫁(1954)....陸太太賣花得美(1953)....月兒司馬琴挑寡婦心(1953)....月兒新女兒香(1953)....月兒小明星傳(1952)....歌伶十個肥女嫁瘦郎(1952)....玉梅一曲鳳求凰(1952)生紅娘三戲張君瑞(1952)....崔夫人鐵羅漢勇救玉觀音(1949)....麗芳一代藝人(1941)....歌女花花世界(1941)苦鳳鶯憐(1941)花公花婆(1940)何日君再來(1940)何處不相逢(1940)好女十八嫁續(xù)集(1939)口花花(1939)十月芥菜(1939)桂枝告狀(1939)....桂枝七星伴月(1938)好女十八嫁(1938)老婆皇帝(1937)神秘之夜(1937)七十二行(1937)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