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顧觀光
外文名:gu guanguang
別名:別號武陵山人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上海金山錢家圩
出生日期:1799年
逝世日期:1862年
職業(yè):清代醫(yī)學家,天文數學家
字:賓王
號:尚之
人物生平
出身于殷實富裕的行醫(yī)世家,其父醫(yī)道高明,又在行醫(yī)之余博覽群書,是當地知名的飽學人士。自幼聰敏穎悟,理解力強,記憶力極好,在其父課讀下,刻苦學習四書五經,程朱理學和祖?zhèn)麽t(yī)術,不論酷暑嚴冬,深夜不倦。夏天為了防止蚊叮蟲咬,甚至將雙腳伸入灌滿水的甕里。家里藏書讀完了,就到藏書豐富的錢熙祚家去借讀,錢家為他的好學精神所感動,有求必應,使他對我國古代典籍有了較為普遍的了解。
顧觀光勤奮好學,使其父對他寄予更深的期望,希望他科舉仕進,光宗耀祖。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開始,他以貢生資格,三次參加考試,但都名落孫山。從此絕意仕進,而以行醫(yī)為業(yè)。
咸豐初期太平天國起義軍大軍壓境,鄉(xiāng)里人心惶然,而顧觀光依然寧心靜思,沉湎于數學的研究中,“以算理自遣”。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占領金山縣,避亂東赴奉賢、南匯,但其次子顧沄則隨太平軍而去,下落不明,摯友韓應陛(數學家)在避亂途中觸暑“慘慘發(fā)病而死”,接著老妻唐
醫(yī)學成就
顧觀光醫(yī)術精湛、醫(yī)德高尚,治病時不尚貴重藥品,唯重對癥下藥,往往用一味藥就能奏效,有“一味靈”之稱。也不以診金有無為意,貧窮病人甚至送醫(yī)送藥。
顧觀光醫(yī)術獨到,為后人稱頌。相傳,張堰鎮(zhèn)上有個巡檢官,其妻子生怪病,到處求醫(yī),毫無起色,聽說顧觀光能醫(yī)百病,就派人去請。顧觀光出診其家,把脈看舌苔后開方子一張。巡檢官一看,方子上只寫了一味藥,而且是草藥,值起來最多二分錢,頓時不悅。心想,娘子吃的藥用船裝都裝不下,你顧觀光只用二分錢的一味草藥能治好我娘子的病?顧觀光見他臉色陰沉,知他不滿意,出門時有意自言自語道:“不對船裝無用,對科一味就靈。”誰料,第一帖一吃,毛病好一半。第二帖一吃,毛病減八分。第三帖一吃,毛病全斷根。巡檢官高興呀,逢人便說:“這真是一味靈!”從此,“一味靈”便名聞遐邇。
著作研究
顧觀光一生勤奮好學,精于醫(yī)道,對天文、歷法、數學、史地尤有研究。生平著作甚多,出版發(fā)行2l冊,涉及天文、地理、歷法、數學等,其中《九數外錄》十篇基本上包括了當時西法算術的精要。
顧觀光在行醫(yī)的間隙,致力于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先后撰寫了《古韻》22卷、《國策編年考》1卷、《七國地理考》14卷,校勘了《華陽國志》、《吳越春秋》、《列女傳》、《文子》等,均附有《校勘記》,編輯了《古書逸文》,輯錄了已散失的《神農本草》、《七律拾遺》、《桓子新論》等書。詮釋的書籍有《傷寒論》、《金匱要略論注》、《傷寒經解》、《幾何原本后》等。
道光十四年(1834年)后還協助錢熙祚校勘《守山閣叢書》、《指?!?,協助錢培名校勘《小萬卷樓叢書》等巨著。
道光后期,他擺脫“乾嘉學派”的影響,從對古典文獻的考證研究轉向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尤其對古典天文學和數學產生濃厚興趣。《清史稿》稱他“博通經、傳、史、子百家,尤究極天文歷算,因端竟
人物評價
顧觀光作為近代天文數學家,是近代中國一大批善于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愛國知識分子中的一個,贏得人們的高度評價。
諸可寶說:“上舍(指顧觀光)之于古今中西諸算術,無所袒,而皆有所發(fā)明,可謂能澈中邊者已”。(《疇人傳》),
姚光認為他的著作“洞微乎古法之源,抉擇于西人未言之秘”。
清人,藏石大家、不乏文理全才的阮元說:“于古今中外,中西諸算數,無所祖皆有發(fā)明?!?/p>
后世紀念
顧觀光逝世后,其墓為鄉(xiāng)民所修。1927年由高吹萬、高望之等發(fā)起整修墳墓,重立墓碑,鐫有“金山顧尚之先生之墓”,碑的右上方有“中華民國16年丁卯9月”11個小字。
1932年,在顧觀光逝世70周年之際,金山各界士紳集會公祭修墓,立青石碑,高燮撰寫碑文。1962年,在顧觀光逝世100周年時,金山縣人民政府舉行紀念活動。10月22日,顧觀光墓被列為金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11月重修,金山縣人民政府在其墓冢正前方立花崗巖墓碑,碑高1.32米,寬0.6l米,上鐫“顧觀光先生之墓”。重修后的顧觀光墓,占地337平方米。四周為花崗巖護基。墓葬座東面西,有墓表、墓冢、砂石墓碑組成。墓冢呈半球形,由青磚圍成,直徑2.40米,高0.80米。整個墓臺高l米,由6級臺階而上,平臺鋪有長10米、寬4.80米的青磚地面。墓冢后有用青磚砌成的照壁,高2.35米,寬2.80米,厚0.35米,正中嵌有長1.20米、寬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