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張振勛
字號:字弼士,號肇燮
所處時代:清末民初
民族族群:漢族客家人
出生地:廣東大埔縣
出生時間:1841年
去世時間:1916年
主要成就:中國葡萄酒業(yè)奠基人 建青島潮州會館
張振勛人物簡介
1856年赴荷屬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謀生。后獲準承包酒稅、典當稅及一些地區(qū)的鴉片煙稅,獲巨利。從1866年起,先后開辦裕和、亞齊、笠旺、萬裕興墾殖公司,東興礦務公司,廣福、裕昌輪船公司等,成為南洋巨富。1892年后歷任清政府駐檳榔嶼首任領事、新加坡總領事、中國通商銀行總董、粵漢鐵路總辦、佛山鐵路總辦。1894年后在國內(nèi)投資興辦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廣廈鐵路公司、廣西三岔銀礦、惠州福興玻璃廠、雷州墾牧公司等。1903年獲賞侍郎銜,三品京堂候補。主張抵制洋貨,以商戰(zhàn)收回利權。1905年賞頭品頂戴,補授太仆寺正卿,繼任商部考察外埠商務大臣、督辦鐵路大臣。1910年任全國商會聯(lián)合會會長。
1912年后,歷任袁世凱總統(tǒng)府顧問、工商部高等顧問、南洋宣慰使、華僑聯(lián)合會名譽會長等。1915年發(fā)起組織赴美實業(yè)考察團,籌辦中美銀行。還熱心捐資辦學。1916年9月12日病逝于巴達維亞。
50歲出頭以后,張振勛亦商
張振勛人物生平
富可敵國的南洋首富
張弼士(1841-1916年),清道光21年(1841年)出生于廣東大埔。張弼士幼時家貧,從小就聰穎過人,跟著當塾師兼業(yè)余醫(yī)生的父親讀過三年私塾。
咸豐8年(1858年),張弼士17歲,娶陳氏為妻,因家鄉(xiāng)鬧災荒,遂辭別父母妻子,自汕頭出洋,到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簡稱巴城,今印尼首都雅加達)謀生。
在巴城,張弼士先后做過米店雜工、礦工,后經(jīng)人介紹到溫氏米行做幫工。由于誠實守信、勤懇麻利又精明過人,深得老板信賴,不久就提拔他為賬房先生,還將女兒許配給他做偏房。幾年后,老板病逝,張弼士夫婦繼承了資產(chǎn)。
有了一定基礎之后,張弼士的經(jīng)商才能開始顯現(xiàn)??吹疆敃r巴城外國人逐漸增多,張弼士調(diào)撥一部分資金,開設了一家經(jīng)營各國酒類的商行。同時,勤奮好學的張弼士一方面熟悉當?shù)卣Z言,一方面廣泛結交華僑和當?shù)厝耸?,隨時關注著當?shù)氐纳鐣顩r。他聰明機敏,遇事能屈能伸,善于權變,對人仁義寬容,得到了較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