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1 5446
劉小濤,男,漢族,1970年7月生,廣東興寧人,1992年7月參加工作,199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92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勞動經(jīng)濟專業(yè)本科,學歷省社科院在職研究生(省社科院在職研究生班政治經(jīng)濟學專業(yè)),經(jīng)濟學碩士。[詳細]
2018-06-01 4516
葉澄海(1943年8月15日—),男,中國國籍,漢族,1943年8月15日出生于廣東省五華縣華城鎮(zhèn),香港永久居民,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葉澄海是原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副市長?,F(xiàn)任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09年9月,葉澄海創(chuàng)辦的深[詳細]
2019-09-27 3025
曾穎(1906--1984)國民革命軍少將。原名繁穎,字思孟,廣東蕉嶺人。黃埔軍校高級班軍事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3期畢業(yè)??箲?zhàn)期間曾任第63軍186師558旅1116團團長,1939年任第12團集團軍總部參謀處上校作戰(zhàn)科長,1940年任第6[詳細]
2019-09-25 3185
涂思宗(1897-1981),男,廣東蕉嶺人。字負我、南垣。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一期畢業(yè)。國民黨陸軍中將。[詳細]
2019-09-17 1643
姚中英,字若珠,廣東平遠縣人。國民革命軍第83軍第156師少將參謀長。1924年于平遠中學畢業(yè),參加革命軍,旋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1925年參加東征。畢業(yè)后參加北伐。后入陸軍大學第八期,畢業(yè)后回廣東任陳濟棠部獨立第一師二旅六團中校團副[詳細]
2019-09-09 4021
曾國華(1910—1978),開國中將,廣東省五華縣岐嶺鎮(zhèn)人,漢族,1910年10月15日出生,1924年離家參加國民革命軍,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1931年在江西參加紅軍,被分到紅四軍當戰(zhàn)士。曾參與中央蘇區(qū)反“圍剿”斗爭。1934年任紅五團二營[詳細]
2019-08-14 1851
林士諤(1913-1987)自動控制學家。廣東平遠人,1935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39年獲美國馬薩諸塞理工學院航空系航空工程博士學位。曾任成都航空機械學校高級教官,成都航空研究院研究員,廈門大學教授、系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及[詳細]
2019-08-11 2514
李國俊(1904~ 1998)字炎東,廣東省五華縣人。廣東大學預科、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日本警官大學第十六期、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第一期畢業(yè),復興社骨干。在國民黨軍中從基層軍官晉升至團旅干部,參加東征北伐,屢建奇功。1932年在日本警官學校第[詳細]
2019-08-09 2020
李友梅(1908~1937),號竹三,廣東五華縣橫陂鎮(zhèn)錫坑老樓村人。少年喪父母,靠胞兄撫養(yǎng)。端本學校畢業(yè)后,為謀求生活,出走廣州,在國民革命軍李龍章部下供職。1926年10月,他在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畢業(yè)后被派往北伐前線。曾參加第二次東征和[詳細]
2019-08-06 12564
古大存(1897—1966),廣東省五華縣人,早年就讀于廣東公立法政專門學校;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第一、二次東征;,參與創(chuàng)建東江革命根據(jù)地和東江紅軍,是東江革命根據(jù)地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之一,先后擔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常委、軍委書記、東江[詳細]
2019-07-31 2693
陳國凱(1938.04~2014.05.16),男,廣東五華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七屆全委會委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原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陳國凱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50多年[詳細]
2019-07-29 1792
黃梅興(1897—1937),廣東平遠縣東石鎮(zhèn)坳上村人,1917年考入縣立平遠中學初中部就讀。兩年后輟學回本村富有小學任教。1921年前往廣州憲兵學校讀書,一年后投奔粵軍第一師。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后歷任排長,連長,營長[詳細]
2019-07-07 24675
吳奇?zhèn)ィ?891—1953),字晴云,號梧生。廣東大埔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19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1期畢業(yè)。北伐戰(zhàn)爭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三十六團參謀長、第三十四團團長、第十二師師長、第四軍軍長[詳細]
2019-06-17 8424
羅明(1901—1987),廣東大埔縣客家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中共汕頭地委書記、閩南特委書記、福建省委書記。1928年去莫斯科出席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31年后任中共閩粵贛特委組織部長、福建省委代理書記,因擁護和貫[詳細]
2019-05-28 2573
藍公武,廣東大埔人。1887年1月出生在蘇州,早年留學日本,辛亥革命后成為研究系的重要成員,時人稱他和張君勱、黃遠庸為梁啟超門下的“三少年”。近代中國的曲折歷史和他個人的坎坷經(jīng)歷,使他深深懂得了唯有共產(chǎn)黨能夠救中國的真理,從而在兩個中國之命[詳細]
2019-05-24 1077
陳文友自幼在興寧石馬長大,師承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xiàn)代教育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早年在家鄉(xiāng)加入洪門,欲推翻滿清政府,屢謀起事,未成。后隨叔父去南洋經(jīng)商,在新加坡加入同盟會,宣傳革命。旋歸香港,參加黃興組織的革命統(tǒng)籌部,負責運輸軍火[詳細]
2019-05-22 1024
何寶松(1911—2002年),字勵操,廣東梅州興寧人,中央軍校第四分校(廣州分校)高等教育班畢業(yè),國民革命軍第62軍第一五七師師長,陸軍少將。曾任廣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職。[詳細]
2019-05-21 1010
林初耀 (1914.7.26—2003.12.21) Lin Chu yao 廣東省興寧市黃陂鎮(zhèn)人。第九任黃埔軍校校長。六歲入私塾,讀學孟子;1932年畢業(yè)于興寧縣立第一中學。1933年7月考進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期),1936年6月畢業(yè)[詳細]
2019-05-19 1100
梁伯聰(1871—1945年),廣東梅州梅城城西梁屋“鶴和樓”人。他出身于書香門第,祖父梁廷輝,為清嘉慶進士,官至禮部郎中;父親梁鑒三,清道光舉人,曾任福建上杭縣知縣。因族中子弟甚多,特聘名師執(zhí)教。梁家藏書甚豐,梁伯聰自小諸多瀏覽,得益甚大[詳細]
2019-05-19 1840
徐華清(1861~1924年),字靜瀾,生于梅州五華。北洋軍醫(yī)學堂創(chuàng)始人,民國軍醫(yī)總監(jiān),中國軍醫(yī)之父。從沿村乞丐到一品朝官,從目不識丁到醫(yī)學博士,從生前家財萬貫到死后兩袖清風。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客家人,一個富有“硬打硬”精神的五華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