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楊仁愷
別名:龢溪人士;龢溪仁愷;龢溪遺民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四川省岳池縣
出生日期:1915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2008年1月31日
職業(yè):學者
主要成就:發(fā)現并鑒定出《清明上河圖》真跡 碎紙中拼出米芾名作《苕溪詩卷》 創(chuàng)立鑒定學 被授予“人民鑒賞家”榮譽稱號
代表作品:《國寶沉浮錄》、《中國書畫鑒定學稿》、《沐雨樓書畫論稿》等
人物簡介
楊仁愷,中國現代最著名的文博學者之一、書畫鑒賞大師、書法大家、博物館學家。
1915年10月出生于四川廣安岳池縣。幼年讀私塾,書香世家,父親為岳池商會會長,早年喪父,家道中落,勉強完成舊制理科。少時酷愛歷史,喜歡法書繪畫,書法極佳;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逐漸走入中國書畫藝術的殿堂。楊仁愷一生以“龢溪人士”“龢溪遺民”或“龢溪仁愷”自署。據考證曰:宋代蜀地四川廣安岳池名曰“龢溪”;也有考證曰:曾有流經岳池之溪水曰“龢溪”。
楊仁愷先生畢生致力于多災難中華歷史中流失國寶的追尋、拯救、鑒定、研究與保護,終其一生貢獻于中華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播與交流。涉獵廣泛,著述宏富。畢生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理清了中華多災難與浩劫中流失的”故宮佚目“國寶的歷史與現狀,并做出散失追尋記錄及考鑒的詳細研究,足跡踏遍國內與世界各地追回鑒定的國寶級文化遺產數百件,考證拯救的文物不計其數。晚年創(chuàng)立了鑒定學,使其成為一門可以掌握
人物事跡
楊仁愷早年曾先后在成都群覺女子中學擔任歷史教員,成都球精印刷廠負責校對、出版工作??箲?zhàn)時期,楊仁愷移居重慶,和當時集中在重慶的文化藝術界名人郭沫若、徐悲鴻、沈尹默、謝無量、金毓黻、潘天壽、張大千、黃賓虹、呂鳳子、傅抱石、老舍等諸先生接觸頻繁,受益頗多。曾擔任重慶德光印書局協(xié)理與《說文月刊》出版社合伙人、負責人與顧問;重慶私立敬業(yè)高級專科商業(yè)學校、長江音樂高等??茖W校教師,《文物》雜志顧問。1945年日本投降后,楊仁愷移居北平,擔任北平市政府技正,進一步與文化、文物界名人密切交往,與書畫鑒賞家張伯駒、徐石雪、陳半丁、鄧拓等文化名人志同道合,披覽歷代藏品,交流鑒定心得。
1950年郭沫若同志推薦文化部文物局為果,轉任東北局文化部研究員,先負責文溯閣《四庫全書》的整理與編撰,有“文溯閣大學士”之稱。1952年,參與并負責了末代皇帝溥儀偽滿散失的大量歷史國寶《故宮散失佚目》的追繳與考證工作。
楊老先后在
個人成就
楊仁愷先生為中國的文博事業(yè)默默地耕耘六十載,一生發(fā)現與鑒定文物無數,僅在20世紀50年追查偽滿流失國寶期間,就清查收回偽滿清宮散佚文物170種319件,其中大多是美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如此多的國寶涌入,促使了故宮繪畫館的開館。經過六十余年的追尋,追回無數國寶級藝術珍品,歷史跨度五千年,使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遺產能夠繼承與發(fā)揚。整個追尋過程與考鑒記錄于巨著《國寶沉浮錄:故宮流失佚目考》中。
此外,楊仁愷先生還是鑒定學的創(chuàng)立者,他使這門科學形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其鑒定思想收錄于其著作《書畫鑒定學稿》、《沐雨樓書畫論稿》(上下卷)、《沐雨樓文集》(上下卷)中。楊仁愷先生在實際工作中所創(chuàng)立的書畫作品復制方法為書畫的復制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女史箴圖》
張過庭(唐代)
《設色花鳥圖卷》
《行旅圖》
個人作品
楊仁愷先生一生著作頗豐,其主要著作有《唐簪花仕女圖研究》、《葉茂臺遼墓出土畫考》、《國寶沉浮錄》、《書畫鑒定學稿》、《沐雨樓文集》(上、下卷)、《沐雨樓書畫論稿》(上、下卷)、《聊齋志異原稿研究》、《中國書法繪畫大全:隋唐卷》、《博物館藏歷代繪畫、書法選集》、《書畫真?zhèn)螆D錄》、《沐雨樓翰墨留真》、《宋元明清絲圖錄》、《高其佩》、《清宮流失書畫圖目》等幾十部,有關書畫鑒定的文章大都收入《沐雨樓書畫論稿》、《楊仁愷書畫鑒定集》、《沐雨樓文集》等著作中。
社會評價
楊仁愷先生從四川岳池一個書香世家走出,經歷了祖國多磨難的歷史。自腐敗落后的清朝結束以來國運不昌,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特別是外敵入侵,民族被踐踏,人民遭蹂躪,華夏大地千瘡百孔。中華民族災難歷史,千年文化遺產在外敵入侵下遭受毀滅性的浩劫,毀損流失所剩無幾。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楊仁愷先生在抗戰(zhàn)前后做過中學與??茖W校歷史與國文教員,曾先后合辦了《說文》、《文物》等雜志,研究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楊仁愷先生終其一生拯救歷史文化遺產,將追尋流失的千年文化國寶成為其終身使命。他擴展了中國書畫鑒定學,提出了鑒定古代書畫的比較參照法,為中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馮其庸先生其作品《中國木版水印概說》說:“楊仁愷是一位大學問家?!彼脑S多事鮮為人知。他在上世紀50年代曾發(fā)表了《對王遜先生有關民族繪畫問題若干觀點之我見》、《關于民族繪畫問題討論幾個主要觀點的再認識》,還在關于《聊齋志異》版本真?zhèn)?、是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