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戴逵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中國
出生日期:326
逝世日期:396
職業(yè):美術(shù)家、雕塑家
性別:男
人物生平
戴逵是史上著名的雕塑家兼畫家,少負才名,能文工書畫善琴,其余巧藝靡不畢綜?!稌x書》列于隱逸傳中,稱其:“性高潔,常以禮度自處,深以放達為非道?!贝麇忧伤?,善鑄佛像及雕刻,他曾以古制造丈六無量壽佛木像及菩薩像,“至于開敬,不足動心?!彼噪[于帷中,密聽大眾的議論,不論褒貶,自會于心,以至于“精思三年,刻像乃成。”
有關(guān)他的記載見于《世說新語·巧藝》、《歷代名畫記》,時人稱他“詞美書精,器度巧絕”“善圖圣賢,百工所范”,由于他的文化內(nèi)涵與技藝,不但能書善畫,并能雕塑鑄作,唐代張彥遠認為漢魏以來的佛像,皆由于“形制古樸,未足瞻敬”,直到戴逵的出現(xiàn)才有進一步的發(fā)展,開啟了后來曹仲達、張僧繇的造像人物的畫風(fēng)。戴逵是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shù)家,對于古制造形的改革,使佛教造像有了審美的感動力,所以追求“動心”的藝術(shù)特質(zhì)。戴逵在南京瓦棺寺作的五軀佛像,和顧愷之的《維摩詰像》及獅子國(錫蘭島)的玉像,共稱“瓦官寺三絕”。
人物軼事
戴逵(340年-396年),字安道,戴逵出生于東晉譙郡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鎮(zhèn))一個士族官僚家庭,他的祖父、父親都在東晉朝廷里做過大官,有一定的名望。他的兄長戴逯因?qū)伊?zhàn)功,被朝廷封為廣信侯,后又升官至大司農(nóng)。當時著名的學(xué)者范宣就曾做過他的老師,并給了他以巨大的影響。史稱他“幼有巧思,聰悟博學(xué)”,又說他“少博學(xué),好談?wù)?,善屬文,能鼓瑟,工書畫,其余巧藝靡不畢綜”。
聰明過人,博覽群書,喜好六藝之術(shù),不僅為戴逵日后成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也極大地調(diào)動了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使他多方面的藝術(shù)才能得以發(fā)揮和升華。戴逵十來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偶爾不慎打破了一只雞蛋,他順手用絹布抹去。等到第二天,他發(fā)現(xiàn)那塊絹布竟硬成一團。他大受鼓舞,立即找來破損白瓦研磨成屑,打了不少的雞蛋,濾去蛋黃,再將白瓦灰兌入蛋清之中,反復(fù)揉搓,最后做成一碑,并命名為《鄭玄碑》,還親自寫了碑文,用刀把碑文刻到碑上。凡是見到這個碑的人,個個都
晉書文載
戴逵,字安道,譙國人也。少博學(xué),好談?wù)?,善屬文,能鼓琴,工書畫,其余巧藝靡不畢綜??偨菚r,以雞卵汁溲白瓦屑作《鄭玄碑》,又為文而自鐫之,詞麗器妙,時人莫不驚嘆。性不樂當世,常以琴書自娛。師事術(shù)士范宣于豫章,宣異之,以兄女妻焉。太宰、武陵王晞聞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對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為王門伶人!”晞怒,乃更引其兄述。述聞命欣然,擁琴而往。
逵后徙居會稽之剡縣。性高潔,常以禮度自處,深以放達為非道,乃著論曰:
夫親沒而采藥不反者,不仁之子也;君危而屢出近關(guān)者,茍免之臣也。而古之人未始以彼害名教之體者何?達其旨故也。達其旨,故不惑其跡。若元康之人,可謂好遁跡而不求其本,故有捐本徇末之弊,舍實逐聲之行,是猶美西施而學(xué)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所以為慕者,非其所以為美,徒貴貌似而已矣。夫紫之亂朱,以其似朱也。故鄉(xiāng)原似中和,所以亂德;放者似達,所以亂道。然竹林之為放,有疾而為顰者也,元康之為放,無德而
后代
長子戴勃,次子戴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