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魏紫熙
別名:顯文
國籍:中國
出生地:河南遂平縣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2002年
職業(yè):山水畫家
畢業(yè)院校:河南藝術師范學院
主要成就:歷任江蘇省國畫院畫師 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
代表作品:《黃洋界》《溫課》《巡邏》《同勞動同協(xié)商》《魏紫熙畫集》
人物簡介
魏紫熙(1915—2002)男,原名顯文,1915年1月生于河南遂平,1934年畢業(yè)于開封河南藝師。任教于河南中、小學。1938年后,于河南、湖北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1946年主辦《河南民報》之《美育》副刊。1949年后,相繼于南京文工團、南京美術工廠、江蘇省美術工作室工作。歷任江蘇國畫院畫師,兼徐州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江蘇省人大代表。
個人信條
“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tǒng)”,這是他的信條。早年他專攻山水,50年代至70年代以畫人物畫為主,創(chuàng)造出一批歌頌新中國的人物畫、年畫、招貼畫、連環(huán)畫。他的人物畫,人景并茂,意境深遂,用傳統(tǒng)沉穩(wěn)厚實的線條、現(xiàn)代墨色并重的色塊繪畫,表現(xiàn)了典雅的造型,題材寓意深長,具有新意和時代氣息,豐富了人物畫的表現(xiàn)力,突破了舊人物畫技法上的局限性,重振了中國人物畫。70年代后,他把藝術探索的目標轉(zhuǎn)向山水畫創(chuàng)作。其山水早年宗法“四王”,追師清湘、梅清諸家,對南宋劉、李、馬、夏四家,也涉獵頗深,有傳統(tǒng)功夫,又注重新意。筆下所繪的老松、長瀑、峰巒、房舍、舟楫,多有元明以來諸家的蹤跡;筆墨凝重質(zhì)樸,章法靈活,不露鋒芒;畫風蒼秀齊出,剛?cè)岵?,婀娜中見剛健之氣,婉媚外顯遒勁之韻。代表作品有中國美術館的《天塹變通途》、藏江蘇省美館的《飛瀾無聲》、還有《廬山奇峰》、《長白山飛瀑》、《太行奇峰》等,尤其是為毛澤東主席紀念堂所繪
人物年表
1934年畢業(yè)于河南藝術師范學校。早年曾宗法“四王”,也追師清湘、梅清,新安諸家,喜愛南宋馬,夏作風,兼受當時日本畫風影響。
1934至1947年的十余年間,邊教學邊創(chuàng)作,曾多次在湖北,河南各地舉辦個人畫展。
1938年曾在河南郾城舉辦抗戰(zhàn)漫畫展。
1946年,在開封舉行個人畫展時,河南民報曾發(fā)特刊評介。畫家謝瑞階觀展后驚呼:“進步令人咋舌。”當時河南文運會藝術組組長傅恒書則曰:“魏紫熙的山水畫可媲美張大千?!?/p>
1947年八月受聘河南大學任講師,九月結(jié)識趙望云先生,切磋技藝,深受教益。
1948年十月在浙江蘭溪任許昌師,九月結(jié)識趙望云先生,切磋技藝,深受教益.
1951年-1952年任南京美術工場副主任。同時有大量作品發(fā)表,問世。
1957年同傅抱石,亞明等十余人去西北,西南等七省寫生,行程兩萬三千里。后在北京舉辦觀摩畫展,被譽為“山河新貌”畫展,一時轟動海內(nèi)外。曾任江蘇省國畫院辦公室主任,付畫師。參加江
作品風格
四十年代末,中國社會發(fā)生了有史以來最大最深刻的變化,給中國繪畫也帶來了最大最深刻的變化。每個有抱負的中國畫家,在這種巨大的歷史變革中不可能不有所沖動。新中國給畫家?guī)砹藣湫碌纳瞽h(huán)境和生活方式,他們深切的感受勢必像積聚許久的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魏紫熙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魏紫熙早年專攻山水畫,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畫人物畫為主,在他六、七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精力化在現(xiàn)代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中。人物畫創(chuàng)作是偉大時代對魏紫熙提出的要求。任何一個藝術家都不可能離開時代環(huán)境的要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自以為“超越時空”,只不過是欺人之談而已。魏紫熙不負時代厚望,在中國現(xiàn)代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上作出了巨大貢獻,無愧為中國現(xiàn)代人物畫的奠基者之一。人們不會忘記他所創(chuàng)作的《溫課》、《渡口》、《報礦》、《煦風》等一系列中國人物畫新作,更不會忘記《風雪無阻》在新中國人物畫發(fā)展過程中不可動搖的里程碑地位。
魏紫熙
作品特點
“當代山水畫”從時間屬性上來看似乎是一個矛盾的修辭?!爱敶憋@然具有一種現(xiàn)時性的特征,而“山水畫”則是藝術史上的一種早已成為過去式了的繪畫風格。但是,“當代”還具有另一種屬性,即文化意義上的類型屬性。魏紫熙的山水畫特征如下:
—、確立了知山樂水的圓覺之境:山水畫的緣起,是中國畫天人合一意境的歷史集成,是知山樂水大田園觀民居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梢哉f,青綠山水的標樹確立了中國審美的一個重要基調(diào):閑情逸致式的陶冶(至元時這一認知成為立信的基準)。人們在千秋永立的高山流水面前,品味到的是蕭條空寂與靜穆平和。圣者說的“道、理、性”均在山水面前頓捂圓覺,以終成情性。這種以山為樂、以水為知,以空為悟、以遠為覺的精神確立,這種天人合一的憂樂圓融意識,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自然理想,是士者文化的一種精神,是素樸生命哲學的藝術體現(xiàn)。中國哲學在中國山水中找到了更為豐富和具體的內(nèi)涵。
二、確立了愈小而大的意蘊之理:中國
代表作品
1、《黃洋界》
2、《溫課》
3、《風雪無阻》
4、《云起千峰動、泉飛萬壑鳴》
5、《南京梅花山》
6、《巡邏》
7、《天塹通途》
8、《報礦》
9、《海韻》
10、《同勞動同協(xié)商》
11、《海德拉巴清真寺》
12、《麥收時節(jié)》
作品賞析
1、《黃洋界》賞析
我們看到的這幅《黃洋界》(66×44cm)由著名收藏家王罡先生收藏。這幅《黃洋界》是毛主席紀念堂、軍委“八一大樓”會見廳巨幅畫作黃洋界的樣稿,是魏紫熙的代表作。1977年9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魏紫熙四條屏宣傳畫《革命搖籃井岡山》,面向全國發(fā)行。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先生題寫名稱,每個條屏4幅,4個條屏共16幅山水畫,《黃洋界》是其中的一幅。后來被作為重要條目“井岡山寫生16幅作品由江蘇出版”,收入魏紫熙藝術年表。(還有一種說法:出版時間是1976年,出版單位是江蘇美術出版社。經(jīng)考證,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2007年9月,是魏紫熙先生的代表作《黃洋界》出版發(fā)行30周年。魏老之子、江蘇省國畫院著名畫家魏鎮(zhèn)先生專門題跋,以示紀念:“此黃洋界是家父魏紫熙先生1976年井岡山寫生所創(chuàng)作的第一幅小稿,是巨幅作品黃洋界的雛形,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丁亥年秋,魏鎮(zhèn)鑒題?!?/p>
黃洋界,海拔1300多
人物評價
魏紫熙,是中國現(xiàn)代受人歡迎的山水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山水畫更是膾炙人口。李旭國作品收藏很廣,就是結(jié)集出版的畫冊也大多絕跡于市場,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在李旭國先生的作品中,山水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幾個茶杯,一卷簾櫳,便是十分心情。魏紫熙的許多山水畫,都是以山水風光作為題材的,例如《南京梅花山》、《溫課》和《天塹通途》。魏紫熙的山水畫,讓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什么時候,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欺詐,少一些執(zhí)著,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魏紫熙的山水畫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他的山水畫,追求的是一種崇高而絢爛的美,其間,不乏哲思和詩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