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高名凱
別名:蘇旋
國籍:中國
出生地:福建省平潭縣
出生日期:1911.3.28
逝世日期:1965.1.3
職業(yè):語言學家
畢業(yè)院校:燕京大學,巴黎大學
代表作品:《漢語語法論》、《普通語言學》、《語法理論》、《語言論》等
人物生平
1911年生于福建省平潭縣蘇澳區(qū)先進鄉(xiāng)土庫村。1918年(7歲)入私塾讀書,1921年秋(10歲)入平潭開宗小學,1923年(12歲)由堂兄高誠學先生帶到福州,改入福州進德小學,1924年(13歲)轉入福州英華中學小學部。1925年考入英華中學。1931年秋考入燕京大學哲學系,1935年畢業(yè)后升入燕京大學研究院哲學部學習。
1936年受燕京大學派遣,赴法國巴黎大學攻讀語言學,在導師馬伯樂的指導下,1940年完成畢業(yè)論文《漢語介詞之真價值》,獲博士學位。留法期間,曾參加巴黎語言學學會和亞細亞學會。
1941年回燕京大學國文系任助教,1942年任北平中法漢學研究所研究員。1945年起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后,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兼語言教研室主任,直到病逝。1955年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1957年應邀赴波蘭講學并作文化訪問。曾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委
主要成就
高名凱先生是中國著名的理論語言學家,他在探索漢語語法理論,介紹和研究語言學理論,培養(yǎng)中國理論語言學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語言理論方面用力甚勤,做了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他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語言、分析語言、總結語言規(guī)律。在漢語語法研究方面,他同樣做過大量的研究,有重要的貢獻。早在1941年,他就批駁了漢語沒有語法的錯誤見解,他認為漢語語法是在結構里,在詞的功能上表現(xiàn)出來,他提出語法是研究關系、研究結構形式的。已經(jīng)為多數(shù)學者所接受而成為語法研究中一條重要原則。高名凱先生十分關心語文工作,寫了大量文章,論述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化等問題。
高名凱的學術研究主要分為兩個時期:解放前,主要從事漢語語法研究;解放后,主要從事普通語言學理論研究。
在法國留學期間,在法國語言學家馬伯樂的指導下,完成畢業(yè)論文《漢語介詞之真價值》?;貒螅懤m(xù)發(fā)表一些漢語語法方
學術著作
高名凱先生著述宏富,計有自編自著的語言學專著(包括與人合作的,包括修訂本,增訂本)18部,語言學譯著6部,語言學文章80多篇,零散譯文4篇,以及哲學著作,文學譯著(以翻譯巴爾扎克作品為主)等。
名稱
出版說明
《現(xiàn)代哲學》
正中書局,1936年
《漢語介詞之真價值》
巴黎Rodstein書局,1940年
《漢語語法論》
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
《語言學概論》
合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
《語言與思維》
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56年
《福建人怎樣說作通話》
與林杰合作,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年
《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研究》
合作,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魯迅與現(xiàn)代漢語文學語言》
合作,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普通語言學(增訂本)》
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1954年、1955年上海東方書店分上下冊出版)
《語法理論》
商務印書館,1960年
《語言風格與風格學問題選譯》
科學出版社,1960年
《英語常用詞匯》
合作,商務印書館,
個人生活
為了“生存的掙扎”而翻譯巴爾扎克
在《漢語語法論》(開明書店,1948)的自序中,高名凱提及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他任教的燕京大學被日軍查封,只好遷居北平城里,擔任中法漢學研究所研究員:“我每日到所和甘茂德子爵(VicomtedeKermedec)共同研究中國文字,翻譯中國小文,六小時的疲憊工作之后,白天的剩余時間又得花費在生存的掙扎上。所謂“生存的掙扎”,讀高譯《杜爾的教士》的序言就會明白,指的是翻譯巴爾扎克小說。那年頭,物價高漲,薪酬無多,“幾乎沒有一天不在經(jīng)濟的壓迫之下”,于是,應朋友之邀,高名凱開始為上海的書店譯巴爾扎克小說。每日到所工作六小時,“回家時還能抽出時間來翻譯,平均每日譯四五千字”。這撰于1946年9月20日的譯序,結尾處專門提及:“我譯巴爾扎克小說集時,得吾妻陳幼蘭女士的幫助甚多。她給我解決了許多疑難的問題,甚至于替我翻譯了好幾段?!备咛愑滋m女士,婚前乃法國里昂大學圖書館館
人物評價
高名凱一生刻苦勤奮,致力于學術研究,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他在語言學、哲學、文學等幾個領域都留下了足跡。他長年從事教學,嚴于律己,直到1964年下半年逝世前,雖然身患肝炎,還同時開兩門課。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他培養(yǎng)了許多青年教師和研究生。他指導學生,熱情耐心,提攜后輩,不遺余力。他對我國的語言教學和科學研究事業(yè)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國語言學家》編寫組
縱觀他的四部著作,即《漢語語法論》、《普通語言學》、《語法理論》和《語言論》,以及根據(jù)其重要散篇論文匯編的《高名凱語言學論文集》,均可見到一個“論”字貫串始終。
——語言學家徐通鏘
名凱先生不僅以他豐碩的學術成果聞名于世,他還是一位一貫追求進步的愛國民主人士。
——北京大學教授石安石
高名凱先生在探索漢語語法理論、介紹和研究語言學理論及培養(yǎng)我國理論語言學人才這三個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做出重大貢獻。
——語言學家胡明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