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景丹
別名:景孫卿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馮翊櫟陽
出生日期:不詳
逝世日期:26年
職業(yè):將領(lǐng)
主要成就:云臺二十八將第十位 率領(lǐng)突騎大敗王郎軍
官職:驃騎大將軍
爵位:櫟陽侯。
人物生平
景丹年少的時候曾經(jīng)游學(xué)長安,有很高的學(xué)識。王莽主政的時候,為了招攬人才,下令官員、諸侯舉薦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語、明文學(xué)者的人才,就是所謂的舉四科。景丹以“能言語”而被征召為固德侯的相國。他精明能干,很快升遷為朔調(diào)連率副貳(王莽時期改上谷郡為朔連,上谷太守改稱連率,副貳是太守的副手)。
公元23年(更始元年)二月,劉玄稱帝,并派遣使者招降河北諸郡縣。景丹隨同朔調(diào)連率耿況歸附劉玄,被任命為上谷長史。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劉玄派遣劉秀北上鎮(zhèn)慰河北諸州郡。同年十二月,王郎在邯鄲稱帝,下令捉拿劉秀。在這種形勢下,耿況與景丹等人商量之后,決定支持劉秀,共抗王郎。
公元24年(更始二年)二月,耿況命長子耿弇、長史景丹、功曹寇恂率領(lǐng)三千突騎(漢朝用來對抗匈奴等少數(shù)民族的精銳騎兵)與漁陽太守彭寵派遣的三千突騎組織聯(lián)軍,南下增援劉秀。
景丹等人率領(lǐng)的上谷兵與吳漢、王梁、蓋延率領(lǐng)的漁陽兵會合之后,一路過關(guān)
軼事典故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劉秀定都洛陽之后,按照諸將的功勞,重新分封諸侯,封地名單公布之后,諸將都表示封地很合自己的心意,只有景丹表示不想要櫟陽為封地,劉秀就對景丹說:“經(jīng)常長期征戰(zhàn),關(guān)東這一帶好幾個縣加到一起,也不如櫟陽一個地方啊,而且富貴之后不回到故鄉(xiāng)夸耀,就如同夜里穿著華麗的衣服走路,沒有人知道啊,所以我才把你故鄉(xiāng)櫟陽封給你?!本暗み@才接受。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景丹患病,在洛陽休養(yǎng),這時,弘農(nóng)蘇況作亂,光武帝連夜召見景丹,任命他為弘農(nóng)太守,并對他說:“亂賊迫近京師,急需大將鎮(zhèn)壓,憑將軍的威信,睡在床上鎮(zhèn)守就夠了?!本暗っ銖娊邮苋蚊?,不久便去世了。
歷史評價
劉秀:“景將軍北州大將,是其人也?!?/p>
徐鈞:“領(lǐng)兵赴難共成名,良為吾來事可成。終把故鄉(xiāng)旌異賞,肯令衣錦向宵行。”
談遷:“景丹、傅俊、李忠,或收戰(zhàn)勝之烈,或參幃幄之謀。為功不同,而其策立于當(dāng)時者,要皆從王事于有終者也?!?/p>
后世地位
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追憶當(dāng)年隨其父皇打下東漢江山的功臣宿將,命繪二十八位功臣的畫像于洛陽南宮的云臺,景丹名列第十位。
家族后裔
兒子:景尚,襲爵櫟陽侯,后改封為余吾侯。
孫子:景苞,襲爵余吾侯。
孫子:景遽,永初七年(113年)封為監(jiān)亭侯。
曾孫:景臨,景苞之子,襲爵余吾侯。
史籍記載
《后漢書列傳·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東觀漢記》有傳。
《太平御覽》、《資治通鑒》均有事跡記載。
墓址
清《臨潼縣志》載:“漢櫟陽侯景丹墓在古櫟陽北”,無封土。
文學(xué)形象
在《東漢演義》等通俗小說及民間流傳的評書、評話等民間曲藝之中,景丹,字孫卿,是二十八星宿之中的女土蝠。
景丹是膠東人,手使一桿點金戟。曾與好友賈復(fù)到長安考武舉,敗于岑彭飛鏢之下。后來景丹成了南陽守將之一。劉秀在白水村起兵之后,景丹斬殺南陽主將蘇虎,與堅鐔等人一起歸順劉秀,從此隨劉秀征戰(zhàn)四方,平定天下,被封為棘陽潁川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