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夏蓮居
別名:夏繼泉
國籍:中國
出生地:新疆于闐
出生日期:1884
逝世日期:1965
職業(yè):學者
信仰:佛教
人物信息
夏蓮居,少志學,博貫群籍。窮研理性,兼擅眾藝。中年潛修內典。由宗而教,由顯而密,圓融無礙,會歸凈土。乙丑,軍閥張宗昌督魯時,以莫須有之罪相加,籍沒家產(chǎn),下令通緝,乃避禍東瀛。逾年歸來,掩關津門。丈室唯供彌陀像,一心虔持圣號,冥心絕慮,專精行道。歷十載。感應道交,瑞征屢見,見佛見光,從不示人。有詩云:‘一卷六字經(jīng),轉破十年暗。人云我念佛,我說是佛念。迷云陳霧重重過,瞥見澄潭月影圓。’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國難方殷。北京緇素一再堅請,乃來京卜居鼓樓之側。銳志潛修,盡心弘化,廣贊大乘,宣揚凈宗,誨人不倦,數(shù)十年如一日。求道問學者,日盈于庭。獲沾法益者,不可勝已?;蛎餍囊娦?,或生脫立亡,或往生現(xiàn)瑞,或舍俗出家。至于聞教啟信,洗心向善者,更仆難數(shù)。
夏蓮居,一八八四年四月二十日(甲申二月二十三日)生于新疆于闐,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己已十一月二十二日)于北京西逝,享年八十二歲。清末曾任直隸知州、江蘇知府、
學術報國
1922年6月夏蓮居辭去山東鹽運使一職。自此冷眼觀世,堅拒各種從政邀約。專志于學術、教育領域,誓以學術匡時,人格化物。作為齊魯名理學家,首創(chuàng)私立東魯中學,并任校長,以“發(fā)揚東方文化”為辦學宗旨,親自執(zhí)教,在盛行的疑古風潮中卓然挺立,為學界所矚目,俊彥之士多來求學。如后來成為國學大家的屈萬里先生,就因歆羨該校而于1925年由省立第七中學轉入其校高中部就讀。時任教教師皆為一時之碩彥,如呂今山(鴻升)先生授詩文,李云林(繼璋)先生授經(jīng)學,丁佛言先生授《說文》,而由校長夏蓮居授《明儒學案》。
夏蓮居之治學,始由詞章,轉入經(jīng)史,繼而先秦諸子、宋明理學。雖事政多年,卻未忘求學。博古研今,拈佛儒不二之旨,標道藝一元之宗,儼然已為學術大家。后有詩自嘲云:“文章兩漢詩三唐,性理程朱到陸王,教下宗門忙不了,之乎者也誤時光?!保ā痘糜嘁鳌罚罢J漚棄海昔年事,鼻孔撩天未識羞”,“入海算沙閑活計,尋枝摘葉舊通家?!保ā?/p>
掩關習凈
1925年軍閥張宗昌督魯,以宣傳赤化罪加害,籍沒家產(chǎn),加以通緝。夏蓮居乃去國東渡,避居日本,是為夏蓮居人生一重大轉折。在日期間,與文化藝術界及宗教界知名人士多有交往,備受尊重。賢俊之士多來問學,甚至恭執(zhí)弟子之禮,終身不渝。1927年歸國,臥病津沽,時年四十四歲。
此時華夏大地戰(zhàn)火正熾,故里已然成墟,滿目皆是演說無常、苦、空。夏蓮居閱盡滄桑,其心轉定。金石書畫、性理詞章,終非究竟,從此屏棄。作《無悶》二首云:“狂心果歇方無悶,世不能知道始尊,九死余生契此語,紛紜幻跡更何論。”“兩字渠園亦幻余,園非是我我非渠,浮生有境終歸幻,除卻蓮邦未可居?!弊源烁奶枴吧従印?,借病掩關,專修凈業(yè),決志西方。
夏蓮居在臥病期間,曾入京參訪拈花寺省元禪師,頗為相契,師堅云“念佛勝參禪”。又據(jù)《金剛上師法賢傳略》,1929年元旦,與屈映光居士皈依白普仁喇嘛,受四臂觀音法灌頂,傳六字明法。而據(jù)梅公之《大經(jīng)重印序》“同受灌頂
凈宗學會
七七事變后,日方曾不斷托人敦勸夏蓮居參加偽政權,先后提出的任職有山東省長、教育督辦等,均予拒絕。1938年底,夏蓮居與安欽呼圖克圖、內政部總長王楫唐、現(xiàn)明法師等,共同發(fā)起佛教同愿會,希望能聯(lián)合佛教不同宗派,同心同愿,祈禱消業(yè)。感召天和,消弭戰(zhàn)爭。其《同愿會特刊》云:“一切苦果,皆有苦因。業(yè)由心造,業(yè)由心轉?!薄绊氈娚鷺I(yè)力固不可思議,而愿力亦不可思議。當前浩劫既屬共業(yè)召來,而彌天厄運,定憑大愿消去?!?939年,由夏蓮居首倡,與廣濟寺退居現(xiàn)明法師、靳云鵬居士共同創(chuàng)建凈宗學會,并訂于大勢至菩薩圣誕為成立紀念日。其組織形式為四眾平等的自發(fā)團體,不設實際機構。在佛教大眾化、信仰生命化、佛法生活化的精神指導下開展學修活動。學會所訂立的學修準則為:“理明信深愿切行專,功純業(yè)凈妄消真顯。持戒念佛看經(jīng)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毕纳従酉M源朔绞胶霌P凈土法門,以信愿持名,入彌陀愿海。凈宗學會初建于北京北城扁擔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