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馮如
外文名:Feng Ru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廣東恩平縣牛江鎮(zhèn)杏圃村
出生日期:1884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1912年8月25日
職業(yè):飛機設計師、制造者和飛行家
主要成就:制成中國的第一架飛機 制造“馮如1號”、“馮如2號” 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
人物生平
1884年,生于廣東恩平牛江渡區(qū)杏圃村一個貧農家庭里。
1894年,在美國舊金山做小生意的舅舅回家省親,見馮如一家生活困苦,把馮如帶到美國去謀生(一說父),不久即到達美國的西部城市舊金山。
光緒二十七年(1901),到紐約一家工廠,半工半讀,學習機械制造。
1903年,當?shù)弥R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后,馮如決心要依靠中國人的力量來制造飛機。他得到當?shù)厝A僑的贊助。
光緒三十二年(1906),馮如從紐約回到舊金山時,日俄戰(zhàn)爭剛結束,根據日俄訂立的《樸茨茅斯和約》,俄國將中國旅順、大連及中東鐵路“轉讓”給日本。馮如得知后,一心尋求救國之道,潛心鉆研航空技術。
1907年9月,在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制造廠。
光緒三十四年(1908)4月,馮如制造出第一架飛機,進行試飛時,沒有成功。接著,奧克蘭的廠房失火,工廠的材料、設備全被焚毀,馮如陷于困境之中。5月,馮如租得奧克蘭市東九街359號的一間面積僅80平方英尺的屋
人物事跡
1884年,馮如出生于廣東省恩平市牛江鎮(zhèn)杏圃村,直線距離距廣州約200多公里。當時的中國正遭西方列強的凌辱,中國的勞苦大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水深火熱中艱苦度日。
他從小熱愛手工,經常用泥土、木棍等物制造成一些小車、小工具等模型,特別是他用火柴盒做成的“小輪”給小伙伴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左鄰右舍都夸他將來一定是一個很有出息的孩子。
馮如12歲那年,在美國舊金山做小生意的舅舅回家省親,見馮如一家生活困苦,想把馮如帶到美國去謀生。馮如的父母得知這個消息后,極力反對。他的母親擦著眼淚說:“眼下我只有你這么一個孩子,怎么能忍心讓你離開我呢?”父母的心思馮如是明白的,但是,他常聽人說,大洋彼岸的美國科學進步,有許多在中國見不到的新奇物。馮如的求知欲很強,下決心要到國外開開眼界,將來干一番事業(yè)。所以,他懇求父母說:“古人說‘大丈夫四海為家’,我不愿意終生守候在家里,我愿意出去學門手藝,將來孝敬父母?!痹谒辉俚?/p>
人物紀念
1912年11月16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下令褒揚馮如始創(chuàng)中國飛行的貢獻,將其事跡宣付國史館,并撥款1000元撫恤其家屬。馮如后人及其飛機助手等遵照他的遺囑,將其遺體葬于黃花崗。墓上建一花崗石的方形碑塔,將馮如事跡及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褒揚、撫恤令鐫刻在碑塔。
2003年,國家郵政部發(fā)行的飛機發(fā)明紀念100周年郵票一套2枚,其中2元面值的一枚為中國篇,以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設計制造駕駛的2號飛機為郵票圖案,發(fā)行量為870萬枚。
2009年,中國航空百年暨空軍建軍60周年之際,中國空軍授予馮如“中國航空之父”的稱號。
人物評價
殉社會者則甚易,殉工藝者則尤難,一霎墜飛機,青冢那堪埋偉士;論事之成固可嘉,論事之敗亦可喜,千秋留實學,黃花又見泣秋風。(何淡如的挽聯(lián))
2009年5月25日,時任空軍司令員的許其亮上將在中國航空百年和人民空軍成立6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講話時說,將“中國航空之父”冠名給馮如這位偉大的愛國者以及中國航空事業(yè)的先行者,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