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方聲洞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福建侯官(今福州市)
出生日期:1886年5月
逝世日期:1911年4月27日
職業(yè):革命家
畢業(yè)院校:東京成城學校
信仰: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動搖清朝統(tǒng)治
代表作品:稟父絕筆-“稟父書”
重要事件:隨黃興等攻打廣東督署,英勇戰(zhàn)死
所屬政黨:中國同盟會
重要職務:同盟會福建支部長
生平簡介
方聲洞,近代民主革命者,幼時在福州念私塾,自幼聰明機警,膽略過人,吃苦耐勞,簡樸自礪,口才極好,辯論問題時“傾靡一坐”。性格坦率、誠摯。后隨父到湖北漢口進新制學堂。從青年時代起,就懷有挽救民族危亡,獻身愛國事業(yè)的信念。1902年隨兄、姊東渡日本留學,入東京成城學校習陸軍。1903年參加“拒俄義勇隊”(后易名為軍國民教育會)。1905年8月,隨兄方聲濤、姊方君瑛、嫂曾醒、鄭萌參加同盟會,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不久,因母喪返歸福建,1906年,再渡日本考入千葉醫(yī)學校。志在研究化學,制造炸彈。1908年,回國與王穎結(jié)婚?;楹蠓蚱尥饺毡緦W醫(yī),并介紹妻子參加同盟會。曾任中國留學生總代表、同鄉(xiāng)會議事部長、同盟會福建支部部長等職,經(jīng)?;貒?lián)絡(luò)黨人,秘密運送軍火。
1911年3月中旬,從日本密運軍火入廣州后,不顧勸阻,依然參加廣州起義。4月27日起義爆發(fā)后,隨黃興攻入督署,遍搜總督張鳴歧不見,隨即離開督署,出南
人物概述
方聲洞,字子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出生在一個富商家庭。父方家湜,字芷亭,在漢口經(jīng)營運輸貨棧,時常來往于各地,是一位見聞較廣、思想開明的商人,對清政府腐敗無能很不滿,將自己的子女和媳婦都送進新式學堂讀書,后又讓他們?nèi)ト毡玖魧W。方聲洞自幼聰明機警、膽略過人,口才極好。受父親的影響,他同樣痛恨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其性格坦率、誠摯,從青年時代起,就懷有挽救民族危亡,獻身愛國事業(yè)的信念。
幼年時,方聲洞在福州念私塾,后到漢口進新制學堂,喜讀各種新書和報刊,常常和同學們討論。1902年,為追求救國圖存之道,方聲洞隨兄、姐東渡日本,進東京成城學校學習軍事。他在學校里,一方面刻苦學習,一方面積極參加革命活動。
當時,沙俄在辛丑和約后仍妄圖霸占中國東北,不肯按協(xié)議規(guī)定撤。東京的中國留學生們對此非常憤慨,于1903年4月初3召開“拒俄”大會,方聲洞與哥哥方聲濤積極參加“拒俄義勇隊”活動。清政府對這一愛國運動橫加
原文
稟父絕筆-“稟父書”
稟父書
作者:方聲洞
父親大人膝下,跪稟者:此為兒最后親筆之稟,此稟果到家者,則兒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兒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稟告大人,實為大罪,故臨死特將其就死之原因,為大人陳之。竊自滿洲入關(guān)以來,凌虐我漢人,無所不至。迄於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禍,已在目前,滿洲政府猶不愿實心改良政治,以圖強盛;僅以預備立憲之空名,炫惑內(nèi)外之觀聽,必欲斷送漢人之土地於外人,然后始大快于其心。是以滿政府一日不去,中國一日不免于危亡。故欲保全國土,必自驅(qū)滿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兒蓄此志已久,只以時機未至,故隱忍末發(fā)。邇者與海內(nèi)外諸同志共謀起義,以撲滿政府,以救祖國。祖國之存亡,在此一舉。事敗則中國不免于亡,四萬萬人皆死("萬萬"指“億”),不特兒一人;如事成則四萬萬人皆生,兒雖死亦樂也。只以大人愛兒切,故臨死不敢不為稟告。但望大人以國事為心,勿傷兒之死,則幸甚矣。
夫男兒在
譯文
父親大人在上,這是孩兒最后親筆給您的書信了,此信到家之時,孩兒或許已久不在人世了。孩兒死不足惜,這次所做的事情未曾稟告您,確實是大罪過,故而在臨死之前特地把就死的原因向您陳述一下。孩兒私下以為,滿洲入關(guān)以來,欺凌虐待我們漢人,沒有不達到的地方。時至今日,外國入侵的禍患逼近,被人瓜分的禍患,已就在眼前,滿洲政府還不愿意真心改良政治,以圖國家強盛;僅用預備立憲的空名,炫耀迷惑國內(nèi)外人士的視聽,一定要把漢人的土地斷送給外國人,然后才大快其心。因此,一日不推翻滿清政府,中國一天就不能免除危亡。若要保全國土,一定要從驅(qū)逐滿清政府做起,這本來是人所共知的。我立下這樣的志向已經(jīng)很久了,只因為時機未到,所以隱忍未發(fā),從前和海內(nèi)外的許多同志共謀起義,來推翻滿清政府,拯救國家。祖國的存亡,在此一舉。事情失敗的話也不免于滅亡,四萬萬人都會死去,不只是我一個人。如果事情成功四萬萬人就會生存下去,我雖死猶榮,只因為您
英烈故居
福州鼓樓區(qū)內(nèi)九彩巷,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方聲洞的故居
2011年電影《百年情書》:馬率飾演方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