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劉桂五簡介

    劉桂五

    更新時間:2019-06-19 07:49

    劉桂五(1902.7.4—1938.4.22),抗日民族英雄。字馨山,熱河省凌南縣(今遼寧朝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騎兵第2軍6師師長。他曾受張學良召見,委任參與“西安事變”捉蔣行動。1938年,劉桂五跟隨馬占山在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紅油桿子村與日軍奮勇血戰(zhàn)。4月22日,劉桂五不幸陣亡,并被日軍切下首級。劉桂五陣亡后,陜西各界在西安舉行了追悼大會。1961年,陜西省人民政府追認劉桂五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劉桂五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劉桂五

    別名:字馨山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熱河省凌南縣八家子村(今屬遼寧朝陽)

    出生日期:1902年7月4日

    逝世日期:1938年4月22日

    職業(yè):國民革命軍陸軍騎兵第2軍6師師長

    信仰: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西安事變

    生平簡介

    2

    劉桂五,字馨山。1902年7月4日出生于朝陽縣六家子鄉(xiāng)八家子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924年到宋哲元部當學兵,后入熱河白鳳翔部任排長、少校連長、上校團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軍奉命撤入關內,先后在河北、陜西和甘肅等地駐防。

    1934年劉桂五又被選入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三期受訓。

    1935年,蔣介石成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調東北軍到西北與共產黨軍隊作戰(zhàn)。劉桂五對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強烈不滿,曾向張學良請求率領500士兵回熱河抗日。

    1935年冬,東北軍經整編成立了騎兵軍,軍長何柱國,副軍長黃顯聲。黃顯聲是東北軍中贊成抗日主張、最早靠近中國共產黨的愛國將領,在他的周圍有一批中共地下黨員,劉瀾波就是其中負責人之一。

    劉的公開身分是黃顯聲的秘書,中共地下黨員王再天的公開身分是張學良派駐騎兵軍的聯(lián)絡參謀。劉桂五任騎六師第十八團上校團長,駐防慶陽縣驛馬關一帶,距軍部15余公里。劉桂五先后結識了劉瀾波和王

    展開閱讀全文 ∨

    軼事-成就

    3

    曾為西北軍將領宋哲元部下,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二期畢業(yè),后編入東北軍,曾任騎兵旅連長、白鳳翔騎兵第六師團長等職。西安事變時,因為他和白鳳翔都有為匪經歷,善于“掏老窯”,因此命令他所帶的團,在西安事變中直接負責攻擊蔣介石侍衛(wèi)警戒的二道門和五間廳。為此,張還曾特別帶白鳳翔和劉桂五去見過蔣介石,目的是熟悉路徑,認清人,對于當時官階僅為上校的劉桂五,倒也是難得的“殊榮”了。

    這段史實其實頗為值得玩味,因為張學良引見白,劉給蔣介石的名義,恰恰是因為要派他們兩人深入熱河日軍背后開展游擊戰(zhàn)!想來若蔣對抗日完全沒有信心或者興趣,是不會召見這兩個軍官的??赡苁Y對張學良來說,不是不抗日,而是抗日的招法太緩,太猶豫吧。盡管有“掏老窯”的經驗,由于天黑地險,蔣方衛(wèi)士訓練有素,攻打五間廳的戰(zhàn)斗還是持續(xù)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指揮抵抗的侍衛(wèi)長錢大鈞被彈穿胸部(后被部下扶到一個窯洞中搶救,被東北軍俘獲),憲兵隊長蔣孝先(蔣中正之侄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評價

    4

    突圍的馬占山聽說劉桂五戰(zhàn)死,不顧危險返回后隊,撫尸大哭(馬與劉是東北軍時代的老友,袍澤情深)。因為戰(zhàn)況緊急,只能著部下暫時將其遺體倉促掩埋在河岸附近的亂石中。不久后返回,準備運回遺體,遺體的頭顱已被日寇割去運回東京,泡在福爾馬林溶液的玻璃瓶里做戰(zhàn)利品在日本展示。起于草莽,殉于國家,大概就是說的劉桂五這樣的軍人吧。

    當時的中國政府追贈劉桂五為陸軍中將。一年后馬占山率部再出大青山,為劉桂五重建陵墓,穿石為忠烈祠,并立“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以作紀念。

    1961年7月,陜西省人民委員會追認劉桂五為革命烈士。

    挽聯(lián)

    蔣介石的挽聯(lián)是:

    絕塞掃犯夷,百萬雄師奮越石;

    大風思猛士,九邊毅魂擬睢陽。

    朱德、彭德懷的挽聯(lián)是:

    貴軍由西而東,我軍由南而北,正期會合進攻,遽報沉星喪戰(zhàn)友;

    亡國雖生何樂,殉國雖死猶榮,佇看最后勝利,待收失地奠忠魂。

    《西安日報》、《國民日報》、《新華日報》都連續(xù)報道了劉桂五犧牲的消息和生前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