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夏征農(nóng)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江西豐城市
出生日期:1904.01.31
逝世日期:2008.10.04
職業(yè):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部長
畢業(yè)院校:復旦大學
方言:贛語
民系:江右民系
人物簡歷
1926年在南京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27年8月1日參加了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的南昌起義。1928年起曾任復旦大學青年團支部書記,江蘇省團委宣傳部秘書,《海上青年》雜志主編。
1928年開始發(fā)表作品。很早就從事左翼文學革命工作,
1929年在復旦大學從事地下工作,并在復旦大學學習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
1935年擔任陳望道教授主持的《太白》半月刊編輯。在這份刊物上,魯迅先生發(fā)表過《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名人與名言》《中國人失掉自信心了嗎》等名篇。
1933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
1938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夏征農(nóng)從南昌來到皖南參加了新四軍,經(jīng)歷了皖南事變。
歷任新四軍政治部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兼民運部長,
蘇中軍區(qū)軍政委員會秘書長、一師調查研究室主任,
蘇中第四專員公署秘書主任(黨組書記),
蘇中公學教育長、政治部主任、校長,
華中建設大學副校長,
山東省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
濟南特別市委宣傳部部長、常委及市委副書記,
中共中央
楷模貢獻
夏征農(nóng)的百年人生路,充滿荊棘。早年為革命出生入死,新中國成立后擔任官員時鐵骨錚錚,晚年則以高齡擔任《辭海》等大型辭書的主編。無論是戎馬生涯還是在文化戰(zhàn)線工作,他的經(jīng)歷都堪稱傳奇?!鞍胧菓?zhàn)士半書生,一行政治一行詩”,這是晚年夏征農(nóng)對自己人生的概括。官方評價他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他是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的參與者,是1941年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幸存者。1929年,他在復旦大學從事地下工作,在參加一個集會時被捕,被關進國民黨監(jiān)獄近兩年。“八一南昌起義”后,他來到上海,本來組織上考慮他去蘇聯(lián)留學。他卻不愿意,說道:“干革命就要在中國干,到外國去干什么?”這樣,他才進入復旦大學,邊讀書邊從事地下工作。
1959年,身為山東省委副書記的夏征農(nóng),卻因反右派不力、同情右派、對文藝工作領導不力等原因被免去職務,降為一家人民公社的公社書記。
1962年,重新被啟用后的夏征農(nóng),擔任
媒體評價
1981年1月,新版《辭海》出版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他提出“10年修訂一次”的建議被采納,因此,有了《辭?!?989年版、1999年版。2002年,虛齡近百歲的他,出任《大辭?!分骶?。
他曾是參與“八一南昌起義”的熱血青年;青年時代,以左聯(lián)成員和文學編輯的身份活躍在上海文壇;96歲時,主持修訂了1999年版《辭?!?;99歲時,受命出任《大辭?!分骶帲?03歲時,出版了8卷本《夏征農(nóng)文集》。他堪稱世界上最年長的大型辭書主編,也無愧為堅守信仰、錚錚鐵骨的共產(chǎn)黨員。百余年的漫漫人生,被他演繹的波瀾壯闊、風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