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胡燏棻
外文名:Hu Yufen
國籍:中國
出生地:安徽泗州
出生日期:1840
逝世日期:1906
職業(yè):清末大臣
簡介
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受命留駐天津辦理東征糧臺。同年11月,奉命在天津馬廠主持新式練兵,次年9月移至小站。胡燏棻聘請德國人漢納根為教習(xí),仿效西法訓(xùn)練,從組織、訓(xùn)練、技術(shù)、武器裝備上都改變了湘淮各軍的腐朽落后的狀況,編成十營,計有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共4750人。號“定武軍”。次年士疏條列辦實業(yè)、練兵等十事。胡燏棻練兵,小有成績,但他畢竟是個官僚,不大熟諳軍事,因此,1895年底,小站練兵則由袁世凱接替,胡燏棻調(diào)任蘆津鐵路督辦,又授順天府尹,遷總理各國事務(wù)大臣。1900年始歷任關(guān)內(nèi)外鐵路會辦,刑部、禮部、郵傳部侍郎。其一生力倡維新,主張向西方學(xué)習(xí),振興國家,天津曾立其祠以紀(jì)念。
胡公與北洋新軍建立
燏棻小站首練新軍
當(dāng)甲午戰(zhàn)爭尚在進行中,清政府已見到舊軍之腐敗而謀有所改進,于是在光緒二十年九月將參與黃海之戰(zhàn)的德國陸軍軍官漢納根召京,與翁同和、李鴻藻等人會晤。漢納根提出三項建議,其中一項即用洋人西械,加練新軍十萬,全以新法教練。這一建議遭到李鴻章和胡燏棻等人的反對而被否定。十月間,清政府設(shè)立督辦軍務(wù)處,由王公大臣負責(zé),并諭令立即開辦練軍事宜,由胡燏棻自行試辦。
胡燏棻(1841—1906)字云楣,安徽泗州人。夙以談洋務(wù)著稱,是李鴻章賞識的淮系官僚。歷任廣西按察使,總理各國事務(wù)大臣及郵傳部侍郎。早在廣西時,他即上書抨擊舊軍的腐敗。及受命練軍后,即于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下旬在馬廠練定武軍三營,規(guī)模雖小而步、騎、炮、工俱全,用費又較漢納根建議為省,所以受到清政府“頗見成效”的贊揚。不久又得到督辦軍務(wù)處的支持,擴充為10營5000人,實際人數(shù)為4750人。這些兵士都先后由天津、山東各地招募而來,用西法教
《清史稿》記載
胡燏棻,字蕓楣,安徽泗州人,本籍浙江蕭山。同治十三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知廣西靈川縣,未上,納貲為道員,銓直隸??偠嚼铠櫿沦鹿`北洋軍糈,補天津道。光緒十四年,鴻章將出閱海軍,有巨猾覬為變,流言胥動。各國領(lǐng)事詰鴻章,鴻章以其事屬燏棻,越三月捕治之,民乃定。海舟應(yīng)徭自奉天運米豆輸天津,充戶長者,歲出金三萬,往往破家。燏棻廉得狀,上鴻章奏罷之。十六年,大水,民數(shù)萬止城上。燏棻擴北倉、西沽粥廠徙居之。鴻章用其言,募集銀三百數(shù)十萬,復(fù)督塞南北運河諸溢流凡八十馀處,民猶及種麥。十七年,遷廣西按察使,賜頭品服。逾歲到官,多所平反。兩權(quán)布政使,建遜業(yè)堂教士,下臨桂知縣督諸囚習(xí)藝。
二十年,入覲,會中東事起,命治糈臺。師挫,鴻章東渡行成。諸軍西入關(guān),燏棻疏請資遣之。蔣希夷軍幾潰,燏棻單騎宣諭,卒解遣,無敢嘩者。朝廷恫喪師,知募兵不足恃,命燏棻主練兵,成十營,頓小站,號定武軍。小站練兵自此始。燏棻上疏言變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