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管廷獻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846
逝世日期:1914
性別:男
人物簡介
光緒二十年(1894),管廷獻出任補御史時,適逢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朝戰(zhàn)敗,賠款二百兆。朝廷財政陷于困境,然而宮廷內(nèi)用度卻依然奢侈無度,毫無節(jié)制。對此情形,朝中大臣束手無策。管廷獻敢于直言上疏,他上“奏為清節(jié)糜費,以裕帑儲,而培元氣?!惫芡I在奏折中分析:戶部由于賠償款額太大,請大學士、六部九卿以及各省督撫,通盤籌劃。戶部束手無策、無辦法,難道內(nèi)外諸大臣有辦法嗎?即便有法,也不過是“增加厘稅,推廣捐例”。天地生財是有數(shù)的?!吧现@日以多,下之所蓄日以少”,就怕百姓貧乏,眾志日離;而“剜肉補瘡,病且益甚”。所以,今日理財,“不在開源也,亦節(jié)流而已,不必變法也”。
主要成就
管廷獻列舉了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雖然有“大兵大役,亦所時有,未聞用不足也”,管廷獻以數(shù)字說明問題。他指出部臣“拮據(jù)為虛。不知此五千余萬,果皆實用實銷,為必不可少之款乎?”最后,管廷獻講“為今之計,宜飭戶部,將現(xiàn)在歲支之款,與乾隆以前歲支,徹底清查,認真比較。昔有而今無者何款,昔無而今有者何款,同一款也,減于昔者何事,增于昔者何事,逐款分晰,出具案語,匯造清冊呈覽?!薄盁o關實用者,并可酌量停止”。此外,“皇上亦宜力求儉約,宮中所有用度一概規(guī)復舊制,不使稍有增加?!惫芡I認為全部清理后,稅賦銀兩可裁,造船制炮也會成為可能。
光緒二十六年,管廷獻又上奏“疏通商運,以濟民食”。他上奏稱:“河南開封以東,接連山東兗、曹、泰安各州,沿河一帶,秋收最豐裕。若采買小米由黃河上駛,運至孟津,再用車運至陜州會興鎮(zhèn),雇用返回的空載鹽車,轉(zhuǎn)運比較方便、快捷?!惫芡I累官至直隸永平府知府之職。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回鄉(xiāng)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