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章懋
別名:字德懋,號闇然翁
國籍:中國-明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蘭溪
出生日期:1436年
逝世日期:1521年
職業(yè):大臣,文學家
主要成就:引領蘭溪文風
代表作品:《楓山語錄》、《楓山集》及附錄;《蘭溪縣志》
人物生平
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十二月廿八日凌晨,章懋出生于渡瀆村,排行茂十,為渡瀆11世。自幼天資穎異,書初讀,即舉其要,而再而三,終生勿忘。9歲通《四書》,10歲能文,13歲究心《五經(jīng)》,14歲通歷代史,18歲省試第一。天順六年(1462),27歲鄉(xiāng)試第一。成化二年(1466)二月,參加丙戌內(nèi)閣考試,試文《中秋賞月賦》一舉奪魁,高中會元。三月,登進士第,閏三月,選任翰林院庶吉士。從此章懋踏上仕途。
成化三年(1467)十月,授翰林院編修。是年十一月,章懋偕黃仲昭、莊昶等三人,力諫朝廷取消翌年元宵花燈煙火等奢侈活動,共同上書《諫元宵燈火疏》,被謫職。十二月被貶臨武知縣。此舉聲振朝野,直聲忠慨,天下相聞,人稱“三君子”。時,羅倫以論時宰起復被謫,章懋繼而上疏響應,故章懋三人合羅倫又被稱為“翰林四諫”。
翌年,改任大理寺評事。
成化九年(1473),升福建提刑按察司檢事,清理軍伍,剪剔吏蠹,打擊官邪,議處番貨
人物軼事
章懋直言進諫,是當時“翰林四諫”之一。明成化三年(1467年)12月,明憲宗準備在元宵節(jié)大張燈彩煙火,舉行慶祝,并命詞臣撰詩進奉。章懋聽說后,急忙與兩位翰林院學士共同寫了一篇措詞激烈的報告,意思是現(xiàn)在四川還不安定,東北的事情也很多,江西、湖廣都遇到旱災,“赤地千里,百姓嗷嗷,張口待哺”,作為皇上不顧民情死活,天下怎能太平?皇上看了大怒,下令用棍棒狠狠打了他們一頓,并將章懋貶為臨武知縣。
章懋襟懷坦蕩,生活儉樸,道德文章為世所推崇。章懋在任上的時候,巴結(jié)他的人很多。他的三個兒子都在家務農(nóng),一天,蘭溪知縣去看他們,三個兒子都在田里干活,連忙放下農(nóng)具,跪在田邊地頭叩頭迎接,令縣令十分驚訝。章懋在南京當“教育部長”時,他的兒子大老遠去南京看望老爸,誰知路上遇到了“巡警”,被狠狠地打了一頓。“巡警”后來得知是“章部長”的兒子,嚇得趕忙去謝罪。章懋笑著說:“我那兒子蓬頭垢面,穿著也很寒酸,你們當然不可能認
人物評價
章懋雖居高官,卻一生奉行“以便民為法,以利民為論”,忠君憂國,兩袖清風。謝世后未給幼小之子留下一星半點財產(chǎn)。二年后(1523),金華知府王九峰具奏云:“章懋,秩雖薦加官未久,仕俸祿僅贍朝夕,未曾置買田產(chǎn),遺孤一人及妾,零丁窮居,衣食無資。行令蘭溪縣倉,月支食米二石,以資養(yǎng)贍,待后章接出幼,其力足以自辦,將來住支?!敝紲试陆o米二石,養(yǎng)贍少子章接。
章懋一心為民,斷冤獄,辦書院,纂縣志等,為國家、百姓辦了許多好事,很快在老百姓心目中得到神化。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蘭溪縣建圣賢祠,迎章懋神像入住,以庇護一方百姓。章懋幼子章接也因此而移居蘭溪城東圣壽寺側(cè),世代陪伴先靈。
《明史·列傳第七十一》:(王)恕揚歷中外四十余年,剛正清嚴,始終一致。所引薦耿裕、彭韶、何喬新、周經(jīng)、李敏、張悅、倪岳、劉大夏、戴珊、章懋等,皆一時名臣。
徐咸:國朝名臣,久任享耆壽者,魏文靖公驥(魏驥)九十八,王端毅公?。ㄍ跛。┚?/p>
家庭生活
章懋一生,為官清貧廉潔,晚年生活凄慘。
弘治十七年(1504),69歲,妻郭氏卒。郭氏生二子:擴、捷。章擴生一子訢。正德二年(1507),72歲,四月長子章擴卒,十月孫章訢卒。次子章捷無子,正德四年(1509),74歲,入繼侄兒章拯次子章試為孫。正德十四年(1519),84歲,嗣孫章試卒。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人生之苦,莫大于此。章懋白發(fā)體病,子喪孫夭,孑然孤單,此時已萬念俱灰,曾書云:“家門不幸,薦罹災禍。章擴既死,章訢復夭。白首病軀,墜此惡境,煢煢孤立,何苦如之!惟有伏枕待盡,已無意于人世間矣?!?/p>
然而,朝廷屢屢下旨,任其重職。章懋身處惡境,卻仍以天下百姓為念。正德八年(1513),金華守備劉菃欲役民浚濠筑堤,被章懋止之:“將興浚治城濠,修筑堤岸之役,每里起夫百名。蘭溪二百四十七里,該夫二萬四千七百名,若通計八縣則該十余萬矣。闔郡之廣,無一家一人不受其役者,遠近聞之,罔不驚駭而逃避,薦罹荒旱不能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