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王元翰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1565年
逝世日期:1633年
性別:男
字:伯舉
號:聚洲
人物生平
王元翰(1565-1633)字伯舉,號聚洲,云南寧州人。
公元1565,嘉靖四十四年乙丑九月九午時生。
公王姓,諱元翰,字伯舉,號聚洲,世為南直鳳陽人。高皇帝(朱元璋)時,有諱珊者,從征六詔(今云南省)有功,授武略將軍,世襲,于滇遂家焉。數(shù)傳而至尚綱,子三,季臼寀,以陳議(元翰)貴,贈工科右給事中,是為征仕君,配黃氏,贈孺人。(范鳳翼《明工科右給事中聚洲王公行狀》)
外祖父黃澄,“頗饒于資”,大舅黃正芳,二舅黃聯(lián)芳。(《凝翠集·文集·修黃家橋記》)
公元1574,萬歷二年甲戌,九歲。
諫議(元翰)數(shù)歲時,雙目炯炯,有圣童之譽。九歲,黃孺人捐巾。(范鳳翼《明工科右給事中聚洲王公行狀》)
諫議(元翰)生而疑偉,目光炯然如嚴電,為人磥砢著節(jié),敦尚倫義,自童時已然。九歲喪母,事后二母如母。(倪元璐《王諫議傳》)
公元1579,萬歷七年己卯,十四歲(虛歲)。
年十四,補諸生。雖童子已杰然,恥為凡兒。(劉宗周明《故征仕
明史記載
王元翰,字伯舉,云南寧州人。萬歷二十九年進士。選庶吉士。三十四年,改吏科給事中。意氣陵厲,以諫諍自任。時廷臣習偷惰,法度盡弛。會推之柄散在九列科道。率推京卿,每署數(shù)倍舊額。而建言諸臣,一斥不復。大臣被彈,率連章詆訐。元翰悉疏論其非。
尋進工科右給事中,巡視廠庫,極陳惜薪司官多之害。其秋上疏,極言時事敗壞,請帝味爽視朝,廷見大臣,言官得隨其后,日陳四方利病。尋復陳時事,言:“輔臣,心膂也。朱賡輔政三載,猶未一覯天顏,可痛哭者一。九卿強半虛懸,甚者闔署無一人。監(jiān)司、郡守,亦曠年無官,或一人綰數(shù)符。事不切身,政自茍且,可痛哭者二。兩都臺省寥寥幾人。行取入都者,累年不被命。庶常散館亦越常期。御史巡方事竣,遣代無人。威令不行,上下胥玩,可痛哭者三。被廢諸臣,久淪山谷。近雖奉詔敘錄,未見連茹匯征。茍更閱數(shù)年,日漸銷鑠。人之云亡,邦國殄瘁,可痛哭者四。九邊歲餉,缺至八十余萬,平居凍餒,脫巾可虞;有事怨憤,死
人物事跡
一、仕途沉浮,為官清廉
二、犯顏直諫,勇批逆鱗
(一)痛斥神宗怠政,勸其親歷政事
(二)批判神宗“好貨”,為民請罷榷稅
(三)忠言極諫神宗親郊廟、開朝講
三、剛直不阿、鋤強裁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