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王平夷
國籍:中國
出生地:四川開江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1970年
職業(yè):浙江省委委員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人物生平
王平夷,男,又名正煊,四川開江人,中國共產(chǎn)黨員,早在北京讀書時,就接受進步思想。歷任杭州市勞動局長、市財委副主任、市委副書記兼副市長、市委第二書記,1970年,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被四人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
1935年——-投身于抗日救亡的“一二九學生運動”,并參加中華民族先鋒隊。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毅然去延安參加革命。
1938年——響應黨的“到抗日前線去”、“到敵后方去”的號召,來浙江工作,在金華的《浙江潮》周刊擔任編輯,并于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入黨后,先在義烏等地做地下工作,后任新四軍浙東游擊隊金蕭支隊八大隊大隊長、教導員。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隨軍北撤,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政治部宣傳科長、《前鋒報》社副社長等職。
1949年5月——王平夷隨南下大軍來到杭州,先是任市勞動局長、市財委副主任等職。
1953年6月——杭州市委副書記兼副市長。
1955年——中共杭州市委第二書記。
1962年——中共
人物評價
由他主筆撰寫的社論和專論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正確剖析抗日戰(zhàn)爭形勢,闡明抗戰(zhàn)必勝的道理,鼓舞群眾、動員群眾奮起抗日,在當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楊青眼里,王平夷的手中筆決不亞于武工隊員的手中槍。在抗戰(zhàn)時期,王平夷同志的智慧和筆鋒是刺向敵人心臟的更鋒利的“刺刀”。
1944年,因形勢需要,王平夷被任命為第八大隊大隊長。5月9日,40多名日寇配備兩挺輕機槍和一挺重機槍,從義亭竄到上樓宅等地搶掠。王平夷得到情報后,立刻派人前往偵察,進行戰(zhàn)斗部署:命令特務中隊隱蔽進入塘西橋南面高地埋伏,準備堵截敵人去路;命令第三中隊埋伏在吳店方向,側(cè)擊敵人;命令八中隊安插在上樓宅方向,堵敵退路;又命義西區(qū)隊警戒義亭方向,阻擊增援之敵。下午2時左右,敵人果然攜帶搶掠來的糧食、物資,從上樓宅沿溪邊小路向塘西橋走來。剛走上橋面,特務中隊予以迎頭痛擊,日軍重機槍手和騎白馬的指揮官當場斃命。同時又遭到三中隊側(cè)部攻擊,后路